揎拳捋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
例子张贤亮《习惯死亡》第三部:“我既不敢像老祖宗那样一发怒就揎拳捋袖也失去了那位叔祖爷的潇洒。”
基础信息
拼音xuān quán luō xiù
注音ㄒㄨㄢ ㄑㄨㄢˊ ㄌㄨㄛ ㄒ一ㄡˋ
感情揎拳捋袖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发怒的样子。
近义词揎拳掳袖
英语intend to come to blow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揎拳捋袖”:勇者之姿》
在浩如烟海的成语宝库中,“揎拳捋袖”无疑是一个充满力量与勇气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所在。
**一、字面解析**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揎拳捋袖”的字面含义。“揎”意为卷起或掀起,而“拳”则是拳头;“捋”是用手抚摩或拉直的意思,而“袖”则是衣袖。因此,从字面上理解,“揎拳捋袖”就是指卷起衣袖,露出拳头,这通常意味着准备行动,尤其是指准备进行某种激烈或有力的行为。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元代戏曲家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第二折:“净揎拳捋袖,跳上厅阶。”这句话中的“揎拳捋袖”形象地描绘了角色在即将采取行动前的状态,充满了紧张感与决绝的态度。这不仅是角色情绪的直接反映,也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敢与无畏。
**三、引申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揎拳捋袖”这一成语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描述人物的动作,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状态的象征。在现代语境下,“揎拳捋袖”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挑战或困难时,积极应对、勇于行动的精神面貌。这种态度既包含了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也体现了面对问题时不退缩、敢于承担的勇气。
**四、成语运用**
了解了“揎拳捋袖”的含义后,我们不妨尝试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语言环境中。例如,在鼓励朋友勇敢追求梦想时,可以这样表达:“面对未知的旅程,你不必害怕,只要揎拳捋袖,勇往直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步伐。”这样的句子不仅富有感染力,还能有效地传达出正能量,激励他人。
**五、结语**
总而言之,“揎拳捋袖”是一个充满力量感与行动力的成语。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形式,更是内心勇气与决心的体现。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挑战时,不妨学学揎拳捋袖的姿态,用实际行动去迎接每一个难关,让生活因我们的勇气而变得更加精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自暴自弃(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揎拳捋袖的意思解释、揎拳捋袖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实至名归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