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发披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剃去头发,身着黑衣。表示出家。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例子分别去后,王惠另觅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xuē fā pī zī
注音ㄒㄩㄝ ㄈㄚ ㄆ一 ㄗ
繁体削發披緇
感情削发披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出家。
近义词披缁削发、削发为僧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削发披缁”:从俗世到佛门的转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削发披缁”便是这样一个充满独特韵味的成语。
**一、字面含义**
“削发披缁”的字面意思非常直观。“削发”,指的是剃去头发。在古代社会,人们通常都留有头发,头发被视为身体的一部分,是父母所赐,随意剃除头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行为。“披缁”,“缁”是指黑色的粗布衣服,在这里特指僧尼穿的黑色或褐色的袈裟。所以,整个成语表示剃度出家,穿上僧衣,从此脱离世俗生活,进入佛教的世界。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1. **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逐渐深入民间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向往那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当他们在世间遭遇挫折,如仕途不顺、家庭变故或者看透了红尘的种种虚幻之后,可能会选择“削发披缁”。这一行为象征着他们对过去世俗身份的彻底抛弃,不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恩怨情仇所束缚。
2. **出家的意义**
在佛教教义里,出家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出家人离开了家庭和社会的常规角色,不再为家族繁衍、社会地位等事务奔波。他们遵循戒律,过着简朴、清苦的生活,专注于诵经、打坐、参禅悟道等宗教活动。通过“削发披缁”,他们表明自己已经切断了与世俗世界的大部分联系,一心向佛,寻求精神上的升华和生命的真谛。这不仅是个人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更是一种信仰层面的抉择,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高度认同和对超脱轮回、获得解脱的强烈渴望。
**三、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削发披缁”常常出现,成为描绘人物命运转折的一个重要情节元素。例如在《红楼梦》中,妙玉就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尼姑。她虽未完全剃度,但也是以一种类似“披缁”的状态存在着。她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礼教下一些女性试图通过遁入空门来逃避现实的无奈之举。又如在一些描写英雄落难或者才子佳人故事的作品里,当主角遭受巨大打击时,作者会安排其“削发披缁”,以此来表达一种悲凉、决绝的情绪。这种情节设置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也借助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转变。
“削发披缁”这个成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同时,它还成为了文学创作中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至今仍在汉语语境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默默无闻(意思解释)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释)
- 径情直遂(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削发披缁的意思解释、削发披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角巾素服 |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