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丧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ǎng shēng sàng sǐ
注音一ㄤˇ ㄕㄥ ㄙㄤˋ ㄙˇ
繁体養生喪死
感情养生丧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养生送死、养生送终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解读“养生丧死”》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成语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古人的智慧之光。“养生丧死”便是这样一个充满深意的成语。
**一、字面释义**
从字面来看,“养”,有供养、奉养的意思;“生”,指的是活着的人;“丧”,是办丧事;“死”,即逝去之人。所以“养生丧死”直白地讲就是奉养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二、语境来源与文化内涵**
1. **语境来源**
-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孟子阐述了一种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百姓能够被很好地供养(养生),而且在亲人去世的时候也能妥善地办理丧事(丧死)。如果君主能够让百姓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附。
2. **文化内涵**
- 在古代社会,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儒家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养生丧死”体现了这种思想下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关怀。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物质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这包括提供充足的食物、住所等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还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教化,如孟子提到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对于逝去的人,丧葬仪式是一种表达哀思、传承家族文化的方式。古人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社会和家庭的一部分,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后都应该得到尊重。一个社会如果能做到“养生丧死”,就说明这个社会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人们遵循着道德规范和礼制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爱、互助互敬。
**三、现代社会意义**
1. **家庭层面**
- 在现代家庭中,“养生丧死”的理念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养生方面,子女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医疗保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每个家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丧死方面,虽然现代社会的丧葬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尊重逝者的传统并没有改变。例如,在一些地方,人们仍然会为逝者举办庄重的追悼会或者按照当地的风俗进行安葬仪式,以此来缅怀亲人,传承家族记忆。
2. **社会层面**
- 从社会的角度看,政府和社会组织也有责任做好“养生丧死”的相关工作。在养生方面,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对于弱势群体,如贫困人群、残疾人士等,更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支持。在丧死方面,合理规划墓地资源,倡导文明、环保的殡葬方式,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同时,社会也应该弘扬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构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养生丧死”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组合,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提醒着我们关注生命的不同阶段,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白费心机(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养生丧死的意思解释、养生丧死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户限为穿 | 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