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计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出处《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例子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几几乎是言听计从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二十六)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tīng jì cóng
注音一ㄢˊ ㄊ一ㄥ ㄐ一ˋ ㄘㄨㄥˊ
繁体言聽計従
正音“从”,不能读作“chóng”。
感情言听计从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上下级或长晚辈。
辨形“从”,不能写作“丛”。
辨析见“百依百顺”。
谜语将领听从军师
近义词深信不疑、百依百顺、言听计用
反义词一意孤行、疑神疑鬼、疑团满腹
英语take sb.'s advice and adopt his plan
俄语прислушиваться к кáждому слову(идти на поводу)
日语どんな言葉(ことば)どんな計画(けいかく)でも聞(き)き蕑(い)れる
法语avoir une confiance aveugle en q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海洋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成语,它们是汉语这门语言的独特魅力之一。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言听计从”,这个成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这个成语。“言听计从”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言”指的是言语、话语;“听”意味着听取、接受;“计”则是计划、建议的意思;“从”则表示跟随、遵从。因此,“言听计从”的基本意思是指完全按照别人的言语和建议行事,不加任何质疑或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对待他人的意见总是非常开放和包容,愿意倾听并采纳他人的观点。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谦逊和团队精神。然而,如果过度依赖他人,丧失自我判断力,则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言听计从”这一成语,在正面意义上强调了尊重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观点时,应当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合理地吸收有益的信息,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所有建议。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言听计从”的例子。比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记载:“汉王曰:‘吾闻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今足下虽有败军之耻,而能不自失者,吾是以言听计从也。’”这段话反映了刘邦对于韩信的信任和尊重,即便是在失败之后,仍然能够听取并采纳韩信的意见。这样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也反映了“言听计从”在特定情境下的积极意义。
总之,“言听计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成语。它既是对尊重他人意见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个体独立思考能力的呼唤。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同时保持自己的判断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浇风薄俗(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解释)
※ 言听计从的意思解释、言听计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浑然一体 |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