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yángxíng

言扬行举



言扬行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例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yáng xíng jǔ

注音一ㄢˊ 一ㄤˊ ㄒ一ㄥˊ ㄐㄨˇ

繁体言揚行舉

感情言扬行举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言扬行举:言行一致的典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不仅言辞恳切,而且行动力强,做事有始有终。这类人的行为方式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言扬行举”。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它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从字面上解析这个成语。“言”指的是言语,“扬”则有宣扬、传播的意思;“行”是行动或行为,“举”则是举动或行为。合起来,“言扬行举”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不仅在言语上宣扬自己的主张,而且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这些主张。这反映了一个人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品质。   在古文中,“言扬行举”最早出现在《礼记·儒行》:“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即一个人说话算话,行为果断,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这与“言扬行举”的内涵不谋而合,都是在倡导一种言行一致的生活态度。   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言扬行举”呢?首先,我们要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信守承诺,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我们要在行动上积极进取,勇于实践。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讨论,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克服它。最后,我们还要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因为细节往往决定了成败。   总而言之,“言扬行举”不仅是古人提倡的一种高尚品德,也是我们在当今社会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只有做到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成为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人。

言扬行举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言扬行举的意思解释、言扬行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小人得志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心灰意懒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定时炸弹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褒善贬恶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绰有余裕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奇才异能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作壁上观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时不我待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绵里藏针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爱毛反裘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偶语弃市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