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盖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唐·杜甫《进雕赋表》:“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基础信息
拼音yī bù gài tǐ
注音一 ㄅㄨˋ ㄍㄞˋ ㄊ一ˇ
感情衣不盖体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生活贫困。
近义词衣不蔽体、衣不遮体、衣不遮身
俄语разутый и раздетый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关于“衣不盖体”的语文讲解》
在汉语的词汇宝库中,有许多形象生动、含义深刻的成语,“衣不盖体”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成语乍一看,简单质朴,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历史信息。
## 一、字面释义
从字面来看,“衣不盖体”中的“衣”指的是衣服;“盖”是遮盖的意思;“体”即身体。整个成语合起来就是形容衣服破旧、残缺到连身体都无法完全遮盖住的状态。这是一种极度贫困的表现,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人们连基本的穿着保暖需求都难以满足。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瑟缩着身子,那单薄破烂的衣服根本无法抵御凛冽的寒风,裸露在外的身体部位被冻得通红,这是多么令人心酸的画面啊。
## 二、语源与历史背景
追溯其起源,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在封建社会里,贫富差距巨大,广大劳动人民终年辛勤劳作,然而收获的果实大多被地主阶级剥削殆尽。他们自己只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衣不盖体”也常常出现在描述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的情景之中。战争打破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许多家庭倾家荡产,人们四处逃亡,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不仅失去了稳定的住所和食物来源,就连最简单的衣物也难以保全。例如在一些描写战争的小说或者史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士兵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后,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们拖家带口逃离战场,许多人身上只穿着几块破布,衣不盖体,狼狈不堪。
## 三、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衣不盖体”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物质贫困的词语,它还承载着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同情与对公平公正社会的渴望。当人们提到这个词时,往往会引发一种怜悯之情,这种情感是对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深切关怀。同时,它也成为了批判黑暗社会制度的一种有力工具。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们常常运用“衣不盖体”来揭露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唤起读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激发人们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决心。像杜甫的诗作中就有很多描写百姓困苦生活的诗句,其中不乏类似“衣不盖体”这样反映人民生活窘迫状况的表述,他以自己的笔触深刻地展现了唐代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 四、现代意义与使用场景
虽然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衣不盖体”这个成语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它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它可以用于描述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的遭遇。比如在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受灾群众,由于房屋被毁,财产受损,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衣不盖体的情况。此时,这个成语可以准确地传达出受灾群众面临的困境,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另外,在一些反映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作品中,如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里,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会用到“衣不盖体”来形容主角或其他角色的悲惨处境,让观众或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衣不盖体”这个成语以简洁的文字浓缩了人类历史上一段段辛酸的记忆,它是语言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的一扇窗户。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书通二酉(意思解释)
- 开门见山(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比翼鸟(意思解释)
- 为所欲为(意思解释)
- 甘之如饴(意思解释)
- 云游天下(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难割难分(意思解释)
※ 衣不盖体的意思解释、衣不盖体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