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如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响:回声。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出处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
基础信息
拼音yìng jiē rú xiǎng
注音一ㄥˋ ㄐ一ㄝ ㄖㄨˊ ㄒ一ㄤˇ
感情应接如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等。
近义词应答如响、应对如响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应接如响:理解与应用》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浓缩了历史的智慧,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应接如响”。
“应接如响”出自《后汉书·隗器传》,原文是“公孙述以隗嚣为西州大将军,得专制境土。嚣少有气任侠,年二十余,乃变节,从师受学,遂博通书传。性开张,好施小惠,务养名势。建武六年,光武帝征嚣,嚣不应命,遂称兵自守。七年春,嚣将王元说嚣曰:‘今山东兵盛,宜且闭关,勿与战。若天命助我,则山东必可图。’嚣然其言,遂不发兵。光武闻之,遣使招嚣,嚣复不应。光武怒,遂亲率六军进至西城,围之。嚣众震恐,不知所为。嚣乃使其子恂固守,自将步骑数千人出攻汉军。汉军击之,嚣败走,引还。嚣兵疲弊,不能复战,乃开门请降。光武赦其罪,封为西州大将军,食邑万户。嚣既得归,乃叹曰:“吾起兵以来,未尝见如此强兵,吾所以能至此者,皆由公孙述之力也。”公孙述闻之,甚喜,谓左右曰:“吾所以能至此者,皆由隗嚣之力也。”左右皆笑之。述乃自言曰:“吾所以能至此者,皆由天命也。””
在这个故事中,“应接如响”形象地描绘了公孙述在面对对手时那种迅速而精准的反应能力,仿佛声音一发出,回音立即回应。这种形容,既有速度上的迅捷,也有效率上的高效,充分展现了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或应对挑战时的敏锐和果断。
在现代汉语中,“应接如响”通常用来比喻处理事情非常迅速、得当,反应敏捷,如同回声一般即时。它强调的是行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对于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快速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的一种赞美。
例如,在紧急救援过程中,救援队伍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迅速展开救援行动,这就可以用“应接如响”来形容;又或者在商业谈判中,一方能够准确捕捉对方的需求并迅速给出解决方案,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当然,“应接如响”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成语,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需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细节的关注,因为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总之,“应接如响”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成语,它不仅是对高效行动的赞美,更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执行力的肯定。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魑魅魍魉(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应接如响的意思解释、应接如响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不可胜举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费尽心机 |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