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觞一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例子清·戴名世《陈某诗序》:“陈君时时与樵夫渔父野老相狎,一觞一咏,悠然自得。”
基础信息
拼音yī shāng yī yǒng
注音一 ㄕㄤ 一 ㄩㄥˇ
繁体一觴一詠
感情一觞一咏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文人的交往。
近义词一咏一觞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一觞一咏:文人雅集的诗意画卷》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文人雅集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社会活动形式。它不仅展现了文人们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还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向往与效仿的对象。在众多雅集中,“一觞一咏”这一成语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承载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觞一咏”,源自于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为:“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公元353年(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当时众多文人雅士齐聚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雅集。他们沿着弯曲的溪流放置酒杯,当酒杯漂流到谁面前时,谁便要饮酒并赋诗一首。这种活动不仅体现了文人们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还展示了他们高雅的艺术品味。其中,“一觞一咏”正是这种活动的具体体现。在这里,“觞”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后来泛指饮酒;“咏”则是指吟诗作赋。整句话的意思是,每人喝一杯酒,然后即兴创作一首诗歌。这看似简单的活动,实则蕴含了深厚的文学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文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觞一咏”的背后,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雅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个人修养、崇尚自然和谐以及追求精神愉悦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一觞一咏”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和生活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古人那种从容淡定、享受生活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一觞一咏”所倡导的轻松愉悦、诗意盎然的生活方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总之,“一觞一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符号,其深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字面含义。它不仅记录了古代文人雅集的美好瞬间,更是对当代社会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呼唤与倡导。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释)
- 留恋不舍(意思解释)
※ 一觞一咏的意思解释、一觞一咏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