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
出处《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例子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
基础信息
拼音yǐ shēng xǔ guó
注音一ˇ ㄕㄥ ㄒㄨˇ ㄍㄨㄛˊ
繁体以身許國
正音“国”,不能读作“guǒ”。
感情以身许国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以”,不能写作“已”。
近义词肝脑涂地、以身殉职、舍生取义
反义词贪生怕死、苟且偷生、苟且偏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以身许国:一种崇高的爱国情怀》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乏那些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誓死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以身许国”这四个字,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爱国情怀。
“以身许国”出自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原句是:“臣闻之,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义报怨,以身许国。”在这里,“以身许国”意味着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才华和智慧,全部奉献给国家,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都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独立自由付出一切。
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诸多生动的体现。如战国时期的屈原,他忠诚于楚国,多次向楚王进谏,希望国家能够富强起来,但因遭奸臣陷害而被流放。尽管如此,他仍然心系国家安危,创作了《离骚》等不朽诗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深沉的爱意。最终,在楚国即将灭亡之际,屈原怀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实现了“以身许国”的誓言。他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的忠诚,更是对理想主义的追求,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所敬仰的对象。
又如南宋末年的文天祥,他面对元朝铁骑南下的威胁,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组织义军抵抗侵略者。在被俘虏后,他宁死不屈,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表达了自己的忠贞不渝。文天祥的一生,正是“以身许国”的真实写照,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爱国主义。
在现代社会,“以身许国”的精神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我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关,还是普通百姓参与志愿服务,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身许国”的理念。
总之,“以身许国”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的未来而不懈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以身许国的意思解释、以身许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易放难收 | 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