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tóng

一心同体



一心同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同心同德。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基础信息

拼音yī xīn tóng tǐ

注音一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ㄊ一ˇ

繁体一心同軆

感情一心同体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同心同德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一心同体:解读团结与统一的力量》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众多成语中,“一心同体”是一个寓意深远、充满哲理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更揭示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成语,理解其背后的深刻含义。 “一心同体”出自《列子·黄帝》:“故一人之身,有四肢五脏,形骸百节,皆相亲爱,犹手足一心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身体由四肢、五脏、百节组成,虽然它们各司其职,但都共同服务于整体,彼此间相互依存,犹如手足一样紧密相连。这就好比一个国家或集体中的成员,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责和角色,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中,“一心同体”的理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团队还是社会群体,只有当每个成员都能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愿意为共同目标付出努力时,整个团队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正如一个乐队需要每位乐手默契配合才能演奏出动听的旋律;一个家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一个国家需要全体国民团结一致才能应对各种挑战。 此外,“一心同体”还强调了包容性和多样性。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们可以汇聚在一起,通过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一种新的集体意识。这种意识能够超越个体差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总之,“一心同体”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所传达的理念对于个人成长、团队建设乃至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视并实践这一古老智慧,让“一心同体”的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心同体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心同体的意思解释、一心同体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女娲补天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不辱使命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余波未平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惜指失掌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故步不离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算尽锱铢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海底捞月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
鲜血淋漓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踵武前贤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如出一辙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惴惴不安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北斗之尊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轰轰烈烈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始终一贯 自始至终都一样。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见所不见 见“见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