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亦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出处茅盾《为<大众电影>恢复刊名作》:“亦庄亦谐潇洒,百花齐放争荣。”
基础信息
拼音yì zhuāng yì xié
注音一ˋ ㄓㄨㄤ 一ˋ ㄒ一ㄝˊ
繁体亦莊亦諧
感情亦庄亦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说话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解读“亦庄亦谐”》
在汉语的浩瀚星空中,成语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芒。“亦庄亦谐”便是其中一颗独特而迷人的星。
## 一、字面解析
“亦庄亦谐”的“亦”,表示也、又的意思。它像一座桥梁,将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状态连接起来。“庄”,本义为端庄、庄重,这让人联想到正襟危坐的姿态、严肃认真的神情以及郑重其事的话语场景。例如,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各国代表身着盛装,言辞严谨得体,那是一种充满庄重感的画面;“谐”则代表着诙谐幽默、轻松活泼。就像孩子们在操场上的嬉笑玩耍,或者喜剧演员在舞台上妙语连珠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时的那种氛围。
## 二、内涵阐述
1. **平衡的艺术**
“亦庄亦谐”体现了一种平衡的艺术。它不是单纯的庄重,也不是纯粹的诙谐,而是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把握这种平衡的情境。比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既要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保持庄重的态度,以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生学习的重视;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诙谐的语言或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这种平衡就像是跷跷板两端的砝码,缺了任何一方都会使整体失衡。
2. **丰富的情感表达**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亦庄亦谐”能够传达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当我们只用庄重的方式表达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刻板、生硬;而仅仅使用诙谐的手段,则可能缺乏深度和分量。然而,当二者结合时,既能表达出对事情本身的认真态度,又能通过幽默的方式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例如,在朋友之间讨论一个比较严肃的社会话题时,如果能以“亦庄亦谐”的方式交流,既能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又不会让谈话变得沉闷压抑,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3. **应对复杂情境的智慧**
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亦庄亦谐”是一种非常实用且充满智慧的态度。在社交场合中,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和需求。有时候,过于庄重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拘谨不安,而过度诙谐又容易被人误解为轻浮。所以,懂得根据具体的人和事调整自己的态度,做到“亦庄亦谐”,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比如在一个商务晚宴上,既要遵循商务礼仪,表现出应有的庄重,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聊天缓解紧张的氛围,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 三、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里,“亦庄亦谐”的手法被广泛运用,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许多伟大的作家擅长在描写人物、构建情节时融入这种元素。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孔乙己》中既有对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深刻揭露,这是庄重的一面;又有对孔乙己那些可笑行为的描写,如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却又偷东西被人打等情节,充满了诙谐幽默。这样的描写使得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也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深刻的悲哀,进而引发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再看老舍先生的《茶馆》,整个剧本通过茶馆这一小小的社会缩影展现了清末到民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剧中的人物对话既有反映时代黑暗、人民苦难的庄重内容,也有充满京味儿的幽默调侃。这些诙谐之处并没有削弱作品的严肃性,反而更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相,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亦庄亦谐”是一个富有韵味和哲理的成语,它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恰当地处理不同的情境,如何丰富自己的情感表达,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组合,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不断探索。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见风是雨(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亦庄亦谐的意思解释、亦庄亦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