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例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基础信息
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注音一ㄡˇ 一ㄢˇ 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
繁体有眼不識泰山
正音“识”,不能读作“shì”。
感情有眼不识泰山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辨形“泰”,不能写作“秦”。
辨析有眼不识泰山和“有眼无珠”;都含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但有眼不识泰山偏重在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著名人物;还可用来指责或嘲讽人。不作为骂人话;“有眼无珠”比喻对人或事物没有识别能力;不限于人;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可用作骂人话。
歇后语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谜语看见岳父不搭腔
近义词视而不见、有眼无珠
英语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日语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成语解析:有眼不识泰山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古老而富有深意的成语。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成语——“有眼不识泰山”。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用以表达一种常见的遗憾或讽刺的情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它的含义、来源以及应用。
#### 一、字面意义与引申义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有眼不识泰山”可以拆解为“有眼睛却看不见泰山”。这里的“泰山”并非指山东省的那座著名山峰,而是比喻具有极高声望的人。因此,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虽然人有眼睛,但却没有认出、识别出那些真正有地位、有才华的人。这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无知或盲目,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或者低估了某个人的价值。
#### 二、成语出处
关于“有眼不识泰山”的具体来源,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庄子·外物》中的相关描述:“有目者不见泰山之高,有耳者不闻雷霆之声。”这句话虽然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局限,但其核心思想与“有眼不识泰山”的精神是一致的,即人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忽视了某些重要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逐渐将这种概念抽象化,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成语。
#### 三、实际应用
在现代社会,“有眼不识泰山”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偏见或狭隘的视野而错过了解和接触优秀人才的机会。它告诫我们,在面对他人时,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实则才华横溢的人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例如,在职场上,如果一位领导因为对方初入行业而轻视其能力,最终错失了一位未来可能成为行业翘楚的员工,就可以用“有眼不识泰山”来形容这种情况。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因为对方的外表、背景等表面因素而忽略了对方的内在价值,也可以用此成语来表达内心的懊悔之情。
总之,“有眼不识泰山”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局限性,也激励着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学会用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举棋若定(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亦复如是(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解释、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在此一举 |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
使心用腹 | 用心思,使坏心眼。 |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