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érjiù

援笔而就



援笔而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就:完成。拿起笔来很快就写完了。

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名逋》:“我想求诗求字的,还容易打发。唯有索画一事,最难应酬。须要逐笔画写出来,不是可以倚马而成,援笔而就的。”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bǐ ér jiù

注音ㄩㄢˊ ㄅ一ˇ ㄦˊ ㄐ一ㄡˋ

繁体援筆而就

感情援笔而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近义词倚马可待、援笔立成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援笔而就”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之中,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提笔写作时的熟练与高效。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 首先,“援”字在这里有“取、拿”的意思,表示作者主动拿起笔来准备书写。“就”则代表完成或达到某种状态。因此,“援笔而就”合起来理解就是指提笔便能立即写出,形容人写作或书法技艺高超,能够迅速且高质量地完成作品。这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还反映出了他们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在文学创作中,“援笔而就”常常用来赞美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或学者,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构思并完成优秀的作品。例如,在描述一位著名诗人在宴会上即兴赋诗的情景时,可以用“援笔而就,佳句连篇”来形容其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的状态。 此外,“援笔而就”也可以用于描述书法艺术。当书法家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地写下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时,同样可以用此成语来赞美他们的技艺精湛与运笔自如。 总之,“援笔而就”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力量感的成语,它既是对创作者才能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如其人”理念的一种体现。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才华,还能从中汲取灵感,激发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创造力与效率。

援笔而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援笔而就的意思解释、援笔而就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忧喜交集
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擦肩而过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胡支扯叶 见“胡枝扯叶”。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光怪陆离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药石无效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倒悬之急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一目十行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始终一贯 自始至终都一样。
拳头产品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挂冠归去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一清二楚 十分明白、清楚。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以身作则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