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要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出处《周易 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例子清 章炳麟《五无论》:“且原始要终,有生者未有不死。”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shǐ yào zhōng
注音ㄩㄢˊ ㄕˇ 一ㄠˋ ㄓㄨㄥ
繁体原始要終
感情原始要终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追根溯源。
近义词追根溯源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原始要终:探究事物的起源与归宿》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宝库中,“原始要终”是一则寓意深远、内涵丰富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要终”的世界,探索它的独特魅力。
### 成语释义
“原始要终”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其本意是指探究事物的起始和结局,强调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在这里,“原”字意味着推究根源,即寻找事情发生的初始状态;“要”字则表示总结或概括,即对事物进行最终的评价或结论;“终”字则是指事情发展的最后阶段。整个成语可以理解为: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不仅要考察其初始状态,更要关注其最终结果,这样才能得到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 成语出处
《左传》是春秋末期左丘明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的历史事件。《宣公十五年》记载了晋国大夫范宣子向郑国大夫子产请教治国之道的故事。子产回答说:“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则民知信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诚信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能失去。只有土地平整、水源清澈,人民才能真正体会到诚信的价值。这段话后来被简化为“原始要终”,用来形容治国者应当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注重结果,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 成语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原始要终”这一成语常常被用于分析问题、制定策略等方面。例如,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追溯实验现象的本质原因,并预测可能的结果,从而得出科学结论;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要从公司创立的初衷出发,明确企业使命和发展目标,同时关注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方向,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动机,设定长远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 成语寓意
“原始要终”不仅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描述,更是对人们认知态度的一种指导原则。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应该深入探究事物背后的本质原因,把握其发展趋势。同时,它还强调了目标导向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才能更好地规划路径,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标。
总之,“原始要终”作为一条重要的哲学思想,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教导我们要有全局观念,全面考虑问题,既要关注起点,也要重视终点,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正确的道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原始要终的意思解释、原始要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光宗耀祖 | 宗:宗族。祖:祖先。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 |
人小鬼大 | 指年纪小而头脑却很精明,为人调皮,鬼主意多。 |
抱头鼠窜 | 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普天同庆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