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xiū

与民休息



与民休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与:帮助;休息:修养生息。帮助人民休养生息。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例子《旧五代史·周书·杨行密传》:“行密既并孙儒,乃招合遣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


基础信息

拼音yǔ mín xiū xī

注音ㄩˇ ㄇ一ㄣˊ ㄒ一ㄡ ㄒ一

繁体與民休息

感情与民休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与民休息”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出自《汉书·昭帝纪》。它原本是汉朝统治者采取的一种治理策略,意味着在国家稳定之后,停止大规模的战争和劳役,减轻人民的负担,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政策体现了古代政治家对民生的重视和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追求。 从字面意义上讲,“与”在这里表示给予、施予;“民”指的是普通百姓;“休”有休息、停止之意;“息”则有生长、繁殖的意思。因此,“与民休息”可以理解为给予百姓休息的机会,让他们得以喘息,恢复体力,同时也暗含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意图。 在现代语境中,“与民休息”常被用来形容政府或领导者在取得一定成就后,注重改善民生,关注民众福祉,采取措施减轻民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这不仅包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税收,还包括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让人民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总之,“与民休息”这一成语强调的是领导者应当懂得如何善待民众,关注民生,通过合理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国家进步的同时,不可忽视民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与民休息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与民休息的意思解释、与民休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七搭八扯 同“七搭八搭”。
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主忧臣劳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列风淫雨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促膝谈心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巧上加巧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敲诈勒索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足衣足食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小巫见大巫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阿时趋俗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一棍子打死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无恶不作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