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zhīlán

玉树芝兰



玉树芝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晋书 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例子佳儿恂恂授衣钵,玉树芝兰俱秀发。宋 楼钥《攻媿集 王侍御寿诗》


基础信息

拼音yù shù zhī lán

注音ㄩˋ ㄕㄨˋ ㄓ ㄌㄢˊ

繁体玉樹芝蘭

感情玉树芝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芝兰玉树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玉树芝兰:一种诗意的赞誉》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与智慧。其中,“玉树芝兰”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寓意,它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高度赞美。 首先,从字面上理解,“玉树”指的是像玉一样晶莹剔透、质地坚硬的树木;“芝兰”则是指芝草和兰花,两者皆为古代文人所推崇的高洁植物,象征着高雅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玉树芝兰”便形成了一种视觉上和意象上的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纯洁无瑕的美好意境。 进一步深入挖掘,“玉树芝兰”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才或家族后代。如《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谢公(谢安)与王右军(王羲之)书云:‘小儿辈大破贼,敌当不复得履地。’又云:‘见此群芝兰玉树,生于阶庭间耳。’”这里通过将谢家子弟比作芝兰玉树,表达了对这些年轻一代才华横溢、品行端庄的赞赏之情。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玉树芝兰”常常作为赞美他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比喻出现。 此外,“玉树芝兰”还常用于描述美好的家庭环境或文化氛围。例如,在一些古典小说或戏曲中,描写书香门第时往往会出现“玉树芝兰满庭院”的场景,以此来突出其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这种用法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也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满生活的追求。 总之,“玉树芝兰”作为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成语,它不仅仅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美好品质、理想人格追求的重要载体。在日常交流或文学创作中恰当运用这一成语,不仅能增添语言的魅力,更能传递出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

玉树芝兰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玉树芝兰的意思解释、玉树芝兰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妖不胜德 比喻邪不压正。
吸血鬼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鉴影度形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胆寒发竖 形容恐怖之极。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目不忍见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天网恢恢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汲汲顾影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反戈一击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骂骂咧咧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珠联璧合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辞喻横生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服气吞露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