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zhōuzhōu

载舟覆舟



载舟覆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载:承载;覆:颠覆;倾覆。民众如同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的作用。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例子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报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基础信息

拼音zài zhōu fù zhōu

注音ㄗㄞˋ ㄓㄡ ㄈㄨˋ ㄓㄡ

繁体載舟覆舟

正音“载”,不能读作“zǎi”。

感情载舟覆舟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分句;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辨形“覆”,不能写作“复”。

近义词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载舟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成语以其精炼、形象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其中,“载舟覆舟”这一成语,便是一则生动地揭示了事物两面性的智慧之言。 “载舟覆舟”出自《荀子·哀公》篇,原文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用极其简练的文字,阐明了一个深邃的道理:君主如同行驶在水面的船,而百姓则像这船下的水。水能够承载船只,使其顺利航行;同样,水也能将船只颠覆,使之倾覆。这一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君民关系,更深刻地表达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从字面上理解,“载舟覆舟”的意思是说,水既能使船漂浮,也能使船沉没。在实际应用中,它常用来形容事物具有正反两面性,既可以带来好的结果,也可能导致负面后果。具体到社会政治层面,这句话强调了民众力量的巨大,提醒当权者必须时刻关注民心所向,以德治国,避免滥用权力,否则一旦失去民心,就会面临失败甚至灭亡的命运。 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社会治理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中国人一贯重视道德修养和民众基础的价值观。时至今日,“载舟覆舟”依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同时,它还启示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事务时,应当谨慎行事,珍惜并维护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以免因一时疏忽而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总之,“载舟覆舟”这一成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它教导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保持谦逊态度,始终关注底层声音,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实现长久发展。

载舟覆舟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载舟覆舟的意思解释、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好说歹说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劳燕分飞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富贵骄人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前瞻后顾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香销玉沉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惜指失掌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动荡不定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肝胆欲碎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沤沫槿艳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有血有肉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