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quán

招权纳赂



招权纳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招权纳贿”。

出处《元史·朴不花传》:“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

例子皆人间清要之官而招权纳赂,欺世盜名,或于任所阳为廉洁,而阴受苞苴。明·李昌祺《剪灯余话·何思明游酆都录》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quán nà lù

注音ㄓㄠ ㄑㄨㄢˊ ㄋㄚˋ ㄌㄨˋ

繁体招権納賂

感情招权纳赂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贪财。

近义词招权纳贿、招权纳赇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招权纳赂:权力与利益的交织》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哲理。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略显生僻但含义深远的成语——“招权纳赂”。 “招权纳赂”出自《后汉书·张衡传》,原句为:“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故友外孙刘珍等就记问事,又多召见诸儒,引三公、九卿、大夫、博士、议郎等,共平章政事,领尚书事,加位特进,遂招权纳赂,专作威福。”此句中的“招权纳赂”,意指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 首先,“招权”是指招揽权力或地位,即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这不仅限于古代官场,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会采取各种方式拉拢官员或掌握关键信息的人。这种行为往往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其次,“纳赂”则是指接受贿赂,即在拥有一定权力的基础上,接受他人给予的钱财或其他形式的好处,以换取某种利益或特权。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它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侵蚀了公共道德,使权力失去了其应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整个成语“招权纳赂”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当个人或组织追求权力时,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很容易走向腐败的道路。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因此,对于掌权者而言,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避免被权力蒙蔽双眼,从而陷入贪腐的泥潭。 同时,成语“招权纳赂”也提醒我们,构建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公民则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让权力真正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总之,“招权纳赂”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历史现象的一种总结,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提出的一个重要警示。它告诫人们,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廉正直的态度,避免因一时的贪婪而走上不归路。

招权纳赂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招权纳赂的意思解释、招权纳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褒善贬恶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见多识广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满山遍野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刑期无刑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存而不议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以权谋私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安安静静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贫贱不能移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敷衍了事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女生外向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分门别类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贤母良妻 见“贤妻良母”。
度德量力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奋起直追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壮心不已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改恶向善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千里命驾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勿谓言之不预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入文出武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