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节礼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屈己待人,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出处《明史·张居正传》:“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
基础信息
拼音zhé jié lǐ shì
注音ㄓㄜˊ ㄐ一ㄝˊ ㄌ一ˇ ㄕˋ
繁体摺節禮士
感情折节礼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折节待士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折节礼士:谦恭下士的风范》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与文学的长河之中。“折节礼士”便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
“折节”,意为屈己下人,改变平日的态度;“礼士”,即以礼相待贤能之士。合起来,这个成语描绘了一种高尚的行为准则——身份地位较高的人能够放下架子,诚恳地对待有才能、有学问或有品德的人。
从字面意义深入探究,“折节”二字蕴含着巨大的勇气与胸怀。一个人若习惯了高高在上,被众人簇拥,突然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并非易事。这需要克服内心的傲慢与自大,承认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尊重其价值。这种转变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觉悟。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诸侯国君主们意识到人才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于是纷纷折节礼士。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曾经射过自己一箭的管仲。他深知管仲有着卓越的政治才华,为了国家的富强,他放下君王的威严,以谦逊的态度对待管仲,给予他充分的信任与施展才华的空间。这种折节之举,使得管仲得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礼士”的部分则体现了对人才的敬重。“士”在古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有的是足智多谋的谋士,有的是武艺高强的勇士。以礼相待意味着尊重他们的思想、人格以及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刘备虽为皇叔,但落魄求贤。他不顾路途遥远,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他没有因为自己是汉室宗亲就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耐心等待,恭敬地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事。诸葛亮看到刘备如此诚心诚意,最终答应出山相助。正是因为刘备懂得折节礼士,才赢得了诸葛亮这样一位旷世奇才的辅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折节礼士”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尊重员工的想法和创意,鼓励创新,还是在学术领域,前辈学者提携后进,都能体现出这一精神内涵。一个善于折节礼士的人或组织,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团队氛围,进而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总之,“折节礼士”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妖不胜德(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折节礼士的意思解释、折节礼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空穴来风 |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来因去果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