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ěn

枕戈击楫



枕戈击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出处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坐朝》:“便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


基础信息

拼音zhěn gē jī jí

注音ㄓㄣˇ ㄍㄜ ㄐ一 ㄐ一ˊ

繁体枕戈撃楫

感情枕戈击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枕戈待旦、击楫中流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枕戈击楫:一段激昂的历史回响》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充满豪情壮志的成语——“枕戈击楫”。 “枕戈击楫”出自于南朝宋的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假谲》。原文记载了东晋名将祖逖的故事。据史书记载,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不断,大量人口南迁,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永嘉南渡”。在这一背景下,祖逖主动请缨北伐,意图收复中原失地。 有一次,祖逖率领军队行至长江边,他望着滔滔江水,心潮澎湃。为了激励士气,祖逖夜不能寐,手持长矛(戈),躺在船头,遥望远方。他的部下见状,也纷纷效仿,持桨击船,发出阵阵声响。这便是成语“枕戈击楫”的由来。其中,“枕戈”象征着随时准备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而“击楫”则寓意着奋勇向前、誓死保卫家园的精神。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英勇行为的描述,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有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意识。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国家建设还是个人发展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发扬这种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总之,“枕戈击楫”这个成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组合,更是无数英雄豪杰心中永恒的信仰和追求。

枕戈击楫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枕戈击楫的意思解释、枕戈击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致远恐泥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七搭八扯 同“七搭八搭”。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遗形藏志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有去无回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闭关自守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刚愎自用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洗耳恭听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师不利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妖魔鬼怪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弥留之际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无所用心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