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quèxiāngzèng

指囷相赠



指囷相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què xiāng zèng

注音ㄓˇ ㄑㄩㄝˋ ㄒ一ㄤ ㄗㄥˋ

繁体指囷相贈

感情指囷相赠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指囷相赠:一份慷慨与友谊的传递》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指囷相赠”这一成语。 “指囷相赠”出自于《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故事背景是这样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肃结识了孙权。当时鲁肃家境殷实,拥有大量粮食,而孙权却正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于是鲁肃主动提出将自己家中的粮食赠予孙权,帮助他渡过难关。孙权深受感动,并且日后成为了东吴的重要人物。这段历史故事被后人用“指囷相赠”来形容这种慷慨相助的行为。 成语中的“囷”字指的是古代用来储存粮食的一种圆形仓库。因此,“指囷相赠”的意思就是指着囷里的粮食来表示愿意赠送粮食给别人,引申为慷慨解囊、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在现代社会,“指囷相赠”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援助,更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困难时互相扶持、共同进退的精神。 “指囷相赠”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仁爱精神和互助意识。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构建美好的社会环境。当我们遇到他人处于困境之中时,不妨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怀与支持,也是对自己内心善良一面的体现。 总之,“指囷相赠”作为一则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提醒我们要心怀感激,学会感恩,更要懂得回报。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和谐。

指囷相赠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指囷相赠的意思解释、指囷相赠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不屑一顾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习非成是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诛求无度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命与仇谋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连珠炮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气吞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稳如泰山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汲汲顾影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出师不利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甘拜下风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头上末下 第一次,初次。
千里命驾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弥留之际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