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情孔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出处唐·李汉《韩昌黎集序》:“日光玉洁,周情孔思。”
例子华表松枝向北寒,周情孔思楷模看。(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ōu qíng kǒng sī
注音ㄓㄡ ㄑ一ㄥˊ ㄎㄨㄥˇ ㄙ
感情周情孔思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封建意识。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解读“周情孔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思想。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的“周情孔思”,就是一个富有深刻内涵的成语。
**一、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周情”中的“周”指的是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情感、情怀,更深层次的是他所代表的一种政治理念、治国之道等。“孔思”的“孔”即孔子,“思”是思考、思想之意。整个成语合起来,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周公情怀和孔子思想的传承或者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文化背景**
1. **周公**
- 周公在周朝建立初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秩序规范。这些制度涵盖了从祭祀到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如嫡长子继承制等规定,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础。他的这种行为背后蕴含着对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情怀。他对家族伦理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强调尊卑有序、亲疏有别,希望通过礼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社会达到井然有序的状态。
2. **孔子**
-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传统的礼制遭到破坏。孔子一生都在倡导恢复周礼,他将周公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遵循道德准则。他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自己的讲学授徒,将自己的思考传播开来。他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并学习周公以来的文化传统。
**三、成语意义的延伸**
“周情孔思”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两位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它还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理想社会秩序和道德修养的追求。周公的情怀更多地体现在制度层面,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构建;而孔子的思想则深入到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修养,两者相辅相成。这个成语也反映出后世文人学者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之情。在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漫长岁月里,无数读书人以周公和孔子为榜样,努力践行他们的思想理念。无论是科举考试中的文章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原则,都深受其影响。
例如,在古代官员治理地方时,他们常常会借鉴周公制定的礼法原则来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同时又以孔子的仁政思想为指导,关心百姓疾苦,推行德政。在家庭内部,长辈也会用周公的家族伦理观念教导晚辈,要求他们遵守长幼之序,而晚辈又通过学习孔子的道德学说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总之,“周情孔思”这一成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提醒着我们去探寻先人的智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路风尘(意思解释)
- 无妄之灾(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释)
- 天缘凑合(意思解释)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释)
※ 周情孔思的意思解释、周情孔思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