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搔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抓耳挠腮”。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例子饶鸿生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uā ěr sāo sāi
注音ㄓㄨㄚ ㄦˇ ㄙㄠ ㄙㄞ
繁体抓耳搔顋
感情抓耳搔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焦急、生气、心乱等。
近义词抓耳挠腮、抓腮挖耳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解读“抓耳搔腮”》
在汉语的成语宝库中,“抓耳搔腮”是一个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这个成语背后的语文内涵。
## 一、字面释义
从字面来看,“抓”是用手抓住某物的动作;“耳”指的是耳朵;“搔”表示用手指轻轻抓挠;“腮”则是脸颊两侧的部分。“抓耳搔腮”描绘的就是一个人双手不停地抓着自己的耳朵和挠着腮帮子的情景。这一连串的动作组合起来,仿佛一幅鲜活的画面就在我们眼前展开,一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 二、语义演变与引申含义
1. **最初的描写**
最初,它可能是对人们处于某种特定情绪状态下最直接的身体反应的一种如实描写。例如,当人面临极度困惑时,大脑飞速运转却找不到答案,这种焦虑和迷茫的情绪会通过身体的一些无意识动作表现出来,而“抓耳搔腮”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2. **引申为焦急、慌乱或无可奈何的状态**
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这个成语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的语义。它不仅仅局限于形容人在困惑时的动作,更多地用来表达一种焦急、慌乱或者无可奈何的状态。想象一下,在一场紧急会议中,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没有应对方案,参会人员可能就会陷入这样的状态:眼睛四处张望,嘴里念念有词,同时不自觉地开始抓耳搔腮,这便是他们内心焦急、不知如何是好的外在体现。又或者,当看到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发生,人们除了抓耳搔腮之外别无他法,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表达。
## 三、成语中的文化内涵
1. **反映人类本能反应**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类在某些情绪下的本能反应。人类作为情感丰富的生物,情绪常常会引发身体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当我们感到不安、紧张或者困惑时,身体会试图通过一些动作来缓解这种情绪带来的压力。而“抓耳搔腮”正是这样一种本能的行为模式,它体现了人类生理和心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行为并非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而是在瞬间情绪的驱使下做出的自然反应,从侧面也展示了人类原始的情绪表达方式。
2. **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在文学创作中,“抓耳搔腮”也是一个非常实用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作家们常常借助这个成语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渲染故事的氛围。比如,在描写一个莽撞而又单纯的少年遇到困难时,使用“抓耳搔腮”能够迅速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单纯和急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在讲述一个充满紧张情节的故事时,通过描写主角在关键时刻“抓耳搔腮”,可以将那种紧张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四、成语的使用场景
1. **口语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经常出现在口语表达中。当我们向别人讲述自己经历过的尴尬或者棘手的事情时,可能会说:“我当时可真是抓耳搔腮,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简单明了地传达出当时自己的无助和慌乱,听众也能很容易地理解说话者所处的情境。
2. **书面语运用**
在书面语中,尤其是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以及新闻报道中描写人物状态或者事件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反应时也会用到。例如,在一篇关于股市暴跌的文章中,作者可能会写道:“股民们看着股票行情一路下跌,纷纷抓耳搔腮,不知是否应该继续持有手中的股票。”这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总之,“抓耳搔腮”这个成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汉语的语言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了人类在特定情绪下的行为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动天地,感鬼神(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音容如在(意思解释)
- 颜骨柳筋(意思解释)
- 合从连衡(意思解释)
※ 抓耳搔腮的意思解释、抓耳搔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费尽心机 |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