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shì

属辞比事



属辞比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

出处《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例子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所以属辞比事,左右逢源,随拾即是。”


基础信息

拼音zhǔ cí bǐ shì

注音ㄓㄨˇ ㄘˊ ㄅ一ˇ ㄕˋ

繁体屬辭比事

感情属辞比事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撰文记事。

近义词属词比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丰富宝库中,成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哲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个不太为人所熟知的成语——“属辞比事”,并尝试揭开它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 成语出处与字面含义 “属辞比事”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属辞比事,春秋之义也。”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将言语组织起来,比较历史事件,这是《春秋》这部经典著作的编写原则。这里的“属辞”指的是组织语言、文字;而“比事”则是指对比、类比历史事件。所以,“属辞比事”的本义是指撰写文章时,既要注重文字的运用,又要善于通过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阐述道理。 ### 成语的文化背景 在中国古代,史书的编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从《尚书》到《春秋》,再到后来的二十四史,每部史书都是经过精心编撰而成。这些史书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记录,更蕴含了编撰者对于历史的理解和思考。他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比较,试图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 ### 现代意义与应用 虽然“属辞比事”这一成语不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但它所体现的精神却具有永恒的价值。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个人写作,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语言,并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阐释复杂的社会现象,还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 结语 总之,“属辞比事”不仅是古代文人撰写史书的一种方法论,更是后人学习历史、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要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用逻辑性的思维去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成语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水平,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属辞比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属辞比事的意思解释、属辞比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闳意妙指 见“闳意眇指”。
豆萁燃豆 比喻兄弟相残。
妇人醇酒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望尘莫及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主忧臣劳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源源不断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
偶一为之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迷离惝恍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走过场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群山四应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母夜叉 比喻凶悍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