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shěběn

逐末舍本



逐末舍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基础信息

拼音zhú mò shě běn

注音ㄓㄨˊ ㄇㄛˋ ㄕㄜˇ ㄅㄣˇ

繁体逐末捨本

感情逐末舍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舍本逐末、逐末弃本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逐末舍本:寻找方向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目标时,往往会因为一时的迷茫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有一个形象的描述——“逐末舍本”。 “逐末舍本”出自《庄子·秋水》,原文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庄子在这里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重要性,他认为如果只注重表面的相似性而忽略本质的不同,那么就会导致混乱和错误。 “逐末舍本”中的“末”是指事情的表象、细节,“本”则是指事物的本质、根本。简单来说,“逐末舍本”就是指追求表面的细节而忽视了事物的核心和根本,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关注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最终导致整体成绩的下滑。同样,在工作上,如果我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规划,那么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然而,“逐末舍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告诫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更在于提醒我们要学会平衡。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既要看到长远的方向,也要注意眼前的细节。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逐末舍本”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逐末舍本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逐末舍本的意思解释、逐末舍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一叶知秋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金不换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疚心疾首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轮焉奂焉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满腹经纶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信及豚鱼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荒淫无耻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费尽心机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主忧臣劳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必由之路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语短情长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狭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胆大心小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离本趣末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荡然无余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