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shānzhǔhǎi

铸山煮海



铸山煮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例子宋 李纲《理财论上》:“铸山煮海,平准市易,香矾茶课之所取,不为不多也。”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shān zhǔ hǎi

注音ㄓㄨˋ ㄕㄢ ㄓㄨˇ ㄏㄞˇ

繁体鑄山煑海

感情铸山煮海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铸山煮海:解读古人如何“点石成金”》   在古代,人们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金银财宝视为财富的象征。然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铸山煮海”这一成语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和资源利用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   “铸山煮海”,顾名思义,就是指开采山中的矿藏以及从海水中提炼盐的过程。在古代社会,这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活动,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首先,我们来解析“铸山”。在古代,铜、铁等金属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它们不仅用于制作农具、兵器,还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开采山中的金属矿藏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这说明了在古代,采矿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而“铸”则指的是将开采出来的矿石熔炼成金属,制成各种器具。这一过程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勤劳。   其次,“煮海”则是指从海水中提取盐的过程。盐是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它不仅是食物调味的重要调料,还是许多工业产品如玻璃、肥皂等的重要原料。因此,制盐业在古代社会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汉书·地理志》中提到:“海滨广斥,多煮盐。”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沿海地区通过煮海水来制盐的情景。煮海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和时间,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   “铸山煮海”这两个词结合起来,不仅生动地描述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活需求的满足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一成语也寓意着创造财富和积累资本的过程,象征着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将平凡的物质转化为宝贵的财富。   综上所述,“铸山煮海”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古代生产活动的描述,更是对古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赞美。它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中,也应该借鉴古人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铸山煮海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铸山煮海的意思解释、铸山煮海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功亏一篑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及时应令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失魂丧胆 形容极度恐慌。
将计就计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先声夺人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简明扼要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倒悬之危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花拳绣腿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语不惊人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夷为平地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自命不凡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轻重缓急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时运亨通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欢聚一堂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