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虎归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纵:放;释放。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例子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zòng hǔ guī shān
注音ㄗㄨㄥˋ ㄏㄨˇ ㄍㄨㄟ ㄕㄢ
繁体縱虎歸山
感情纵虎归山是中性词。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指把敌人放走。
辨形“归”,不能写作“旧”。
辨析纵虎归山和“养虎遗患”都有“留着敌人不管;以致留下祸患”的意思。但纵虎归山偏重于“纵”;即放走敌人;“养虎遗患”偏重于“养”即纵容敌人。
谜语山上放生大虫
近义词后患无穷、养虎遗患、养痈贻患
反义词斩草除根、除恶务尽、斩尽杀绝
英语lay by trouble for the future
俄语опустить тигра назад в горы(накликать на себя беду)
法语relǎcher le tigre dans la montagne(laisser subsister la racine du mal)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纵虎归山:一个深邃的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浓缩了历史的智慧与教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成语“纵虎归山”的世界,去感受它的内涵与哲理。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纵”有放的意思,“虎”指的是凶猛的野兽,“归山”则是回到山林之中。因此,“纵虎归山”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把老虎放回山林中。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动作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历史背景。
“纵虎归山”出自于《后汉书·岑彭传》。东汉时期,刘秀统一中原之后,面对割据一方的公孙述。公孙述占据四川,自立为帝。刘秀派遣岑彭等人征讨公孙述。岑彭在追击公孙述的过程中,因粮草不继,不得不撤军。在撤退过程中,岑彭的部将们建议将俘获的敌军全部杀掉,以免留下隐患。但岑彭认为这样做虽然可以暂时消除威胁,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决定释放这些俘虏,并且让他们安全返回自己的家乡。后来,岑彭被公孙述的伏兵所害,但他之前的仁义之举却得到了广泛赞誉。人们称赞他的宽宏大度,认为这是他虽然战败但仍能受到尊敬的原因之一。这个故事就成为了“纵虎归山”的典故来源。
成语“纵虎归山”通常用来比喻放过敌人或坏人,让他们有机会重新作恶。然而,从岑彭的故事来看,这个成语也蕴含着另一种智慧。岑彭并没有简单地将敌人消灭,而是通过释放他们,赢得了人心,展现了仁义。这启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境,还要考虑长远的影响。有时候,适当的宽容和理解,反而能够化解矛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纵虎归山”不仅仅是一个警示性的成语,它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既要警惕潜在的危险,也要具备包容的心态。这种平衡的态度,才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的关键所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书通二酉(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不正之风(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纵虎归山的意思解释、纵虎归山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为民请命 |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