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bīng

足食足兵



足食足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食:粮食;兵:武器。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出处《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例子清·龚自珍《御试安边绥远疏》:“何以能之?曰:足食足兵。”


基础信息

拼音zú shí zú bīng

注音ㄗㄨˊ ㄕˊ ㄗㄨˊ ㄅ一ㄥ

感情足食足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军备。

近义词足兵足食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是一个与古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成语——“足食足兵”。 “足食足兵”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的“足”意为充足、足够,“食”指的是粮食,“兵”则代表军队或武器。因此,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粮食充足,军队强大”。它用来形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条件良好,军事实力雄厚。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国家的命脉,粮食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而强大的军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保障。因此,“足食足兵”不仅是对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描述,也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于民生和国防的重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足食足兵”的意义也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展。现代社会中,“足食足兵”可以被理解为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人民足够的保障,还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力量和支持。例如,在面对自然灾害或是国际竞争时,国家不仅要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还要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面对挑战。 此外,“足食足兵”还寓意着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仅仅注重某一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够的。只有当我们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方面都取得进步时,才能真正实现“足食足兵”,达到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境界。 总之,“足食足兵”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古代社会的描述,更蕴含了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深刻启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国防建设;在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足食足兵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足食足兵的意思解释、足食足兵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攀龙附凤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回心转意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嘘寒问暖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骄生惯养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体恤入微 同“体贴入微”。
僧多粥少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雪兆丰年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促膝谈心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公才公望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量能授官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雷霆万钧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遗世绝俗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一条龙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不宁唯是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洗耳恭听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丰功伟绩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以夷制夷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冒失鬼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