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吕刑[ lǚ xíng ]
⒈ 《尚书》篇名。周穆王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吕侯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春秋时吕国国君所造的刑书。
引证解释
⒈ 《尚书》篇名。 周穆王 时有关刑法的文书,由于 吕侯 的请命,故名。近人有认为是 春秋 时 吕国 国君所造的刑书。
引《书·吕刑》:“吕 命, 穆王 训 夏 赎刑,作《吕刑》。”
孔 传:“吕侯 以 穆王 命作书,训畅 夏禹 赎刑之法,更从轻以布告天下。”
《墨子·尚贤中》:“先王之书《吕刑》道之曰:皇帝清问下民,有辞有苗。”
《文选·扬雄<解嘲>》:“《吕刑》靡敝, 秦 法酷烈。”
《汉书·扬雄传》作“《甫刑》”。按, 吕侯 后为 甫侯,故又称为《甫刑》。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吕刑》一篇,文体与《左传》相近,旧称为 周穆王 所作……我揣想它是 春秋 时 吕国 的某王所造的刑书,而经过后来的儒者所润色过的东西。”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刑法的前世今生!吕刑到底是什么?🤔
📚【案例一】唐朝初年,有个叫李世民的皇帝,他推行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但他的弟弟李建成却因为贪心而被杀。当时的法律制度非常落后,没有明确的惩罚机制来处理这样的案件。于是,李渊下令制定了一套新的刑法体系——“吕刑”!这个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古代圣贤吕尚(姜子牙),据说他制定了这套刑法。
👩⚖️【案例二】到了宋代,随着法制的进步,“吕刑”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比如在处理盗贼时,如果犯罪者认罪态度良好,愿意改过自新,那么他们可能会得到较轻的处罚。这体现了“吕刑”中“宽严相济”的原则,即在惩处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犯人的悔改表现和未来可能性。
💡【案例三】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颁布了《大明律》,其中有一条名为“吕刑”的规定,强调对于有功绩的人应给予适当的奖励,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惩罚。这反映了“吕刑”中“赏罚分明”的理念,鼓励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
📜【案例四】清朝末年,由于封建法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清政府开始废除旧制,重新制定法律。在这一过程中,“吕刑”的某些思想得以保留,并作为参考。例如,在处理官员腐败问题时,会考虑其行为动机和后果,以此来判断是否应该从重或减轻处罚。
📝【案例五】现代法治社会,虽然已经不再使用“吕刑”这个名字,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法制智慧中汲取营养。比如在处理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时,可以借鉴“吕刑”中“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建立预警系统等方式,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吕刑”不仅是一部具体的法律文本,更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法律哲学。它告诉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不仅要考虑眼前的问题,还要关注长远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吧!
刑法 吕刑 法律历史 法律智慧 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