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汉语词典进奏院进奏院的意思及例句
jìnzòuyuàn

进奏院


拼音jìn zòu yuàn
注音ㄐ一ㄣˋ ㄗㄡˋ ㄩㄢˋ

繁体進奏院

进奏院

词语解释

进奏院[ jìn zòu yuàn ]

⒈  唐宋时官署名。唐代藩镇在京置邸,称上都留后院。大历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并掌章奏、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转。宋初沿唐制,亦设进奏院,置进奏官;后改由朝官监领。南宋时隶属门下省,以给事中主管,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文件,摘录章奏事由,投递各项文书。元代废。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时官署名。 唐 代藩镇在京置邸,称上都留后院。 大历 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并掌章奏、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转。 宋 初沿 唐 制,亦设进奏院,置进奏官;后改由朝官监领。 南宋 时隶属门下省,以给事中主管,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文件,摘录章奏事由,投递各项文书。 元 代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大驾初驻蹕 临安,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輳,又剏立官府,扁牓一新。好事者取以为对曰:‘鈐辖诸道进奏院,详定一司勑令所。’”
《文献通考·职官十四》:“唐 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主之,谓之上都留后。 大历 十二年,改为上都知进奏院官。 五代 以来,支郡不隶藩镇,补人为者,听其置邸隶藩镇者兼掌焉。 宋 缘旧制,皆本州镇补人为进奏官,其军监场务转运司则差知后官,则副知掌之。逐州就京师,各置进奏院。 太平兴国 六年,诸州罢知后之名,简知后官,得 李楚 等百五十人,并充进奏官。命供奉官 张文璨 提辖诸道进奏院,监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掌受詔敕及诸司符牒,辨其州府军监,以颁下之,并受天下章奏案牘状牒以奏御及分授诸司。中兴以来,隶门下后省给事中点校,讫 乾道 九年,依旧隶后省,合传报事,令后省録以报行。”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 进奏院:古代官署的神秘入口 场景一:走进历史的门 --- >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扇神秘的大门——进奏院。它位于京城的心脏地带,是传递朝廷命令、信息的重要场所。 --- 场景二:官场的秘密通道 --- > 这扇大门不仅仅是一扇门,它是官场上秘密传递消息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官员们通过各种渠道将皇帝的旨意和重要的文件迅速传达给全国。 --- 场景三:传递国策的桥梁 --- > 它不仅是传递国家政策的桥梁,更是沟通天子与臣民之间的纽带。进奏院的工作人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准确。 --- 场景四:宫廷里的风向标 --- > 作为宫廷里最重要的情报中心之一,进奏院的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整个王朝的命运。无论是军事上的决策还是政务上的调整,都需要经过这里。 --- 场景五: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 --- > 而在这些大人物的眼中,进奏院更像是一座集智慧与艺术于一体的宝库。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和书画作品,无不得益于这里的灵感激发。 --- 场景六:皇权下的权力游戏 --- > 尽管进奏院承载了巨大的责任,但它也是皇权下的一种权力博弈。如何平衡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成为了进奏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 场景七:历史的见证者 --- > 它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替,也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每一次进奏院的开启,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 场景八:古代官僚体系中的枢纽 --- > 这扇大门连接着中央政府与地方官署,既是信息交流的桥梁,又是权力分配的节点。它的存在,使得整个国家的治理更加高效有序。 --- 场景九:古代社会的脉搏 --- > 它不仅是一个机构,更是古代社会的脉搏。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也可以窥见历史的深邃。 --- 场景十:现代视角下的古迹 --- > 现如今,进奏院虽然不再是古代官署的核心,但其历史价值依然不容忽视。它是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窗口,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进奏院”这个词汇,并将其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

进奏院


※ "进奏院"的意思解释、进奏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