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汉语词典戍边戍边的意思及例句
shùbiān

戍边


拼音shù biān
注音ㄕㄨˋ ㄅ一ㄢ

繁体戍邊
词性动词

戍边

词语解释

戍边[ shù biān ]

⒈  防守边境,守卫边疆。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

garrison the frontier;

引证解释

⒈  驻守边疆。

《尉缭子·兵令下》:“兵戍边一岁,遂亡不候代者,法比亡军。”
唐 杜甫 《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五》:“戍边之谋,始於 秦 汉。”
丁玲 《杜晚香·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当年打过仗,有过功,现在在这里屯垦戍边。”

⒉  充军边疆。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初,拟守边将帅守备不设,被贼侵入境内虏掠人民者,律戍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义仆》:“有故巡抚某,贪吏也,以罪戍边,使其僕 李七 往来贩玉。”
郭沫若 《司马迁发愤》:“乌氏倮 本是遣到 长城 去戍边的穷光蛋,因为他会做生意……他便成了富豪。”

国语辞典

戍边[ shù biān ]

⒈  守卫边疆。

唐·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英语to garrison the border, to guard the frontier, exile to a border garrison post

法语garder les frontières

分字解释

最读网现代词语例句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用小红书风格写的戍边场景例句: 场景一:边境巡逻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629846738857-bf1a10c21b7e?ixid=MnwxMjA3fDB8MHxwaG90by1wYWdlfHx8fGVufDB8fHx8&ixlib=rb-1.2.1&auto=format&fit=crop&w=1050&q=80) 戍边故事 "边境线上,我们日夜巡逻,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夕阳下,我们的身影在大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边境 戍边 守护家园 --- 场景二:守望相助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631024822784-c226d22d7c71?ixid=MnwxMjA3fDB8MHxzZWFyY2h8MTB8fHNlbWluZWVnfGVufDB8fDB8&ixlib=rb-1.2.1&auto=format&fit=crop&w=1050&q=80) 戍边伙伴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我们与家人隔绝,但心中却充满温暖和力量。每一次遇到困难,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帮助我度过难关。" 戍边 守望相助 团结一致 --- 场景三:夜色下的哨卡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631375816524-e0072d20d0c8?ixid=MnwxMjA3fDB8MHxzZWFyY2h8MXx8YmFzcyUyMGJldGFibGxlciUyMGludGVuZXxlbnwwfHwwfHw%3D&ixlib=rb-1.2.1&auto=format&fit=crop&w=1050&q=80) 戍边之夜 "夜晚,月光洒满哨卡,战士们坚守岗位,警惕地观察着每一个可能的威胁。" 戍边 夜晚 警觉之心 --- 场景四:物资支援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631459774699-a24b90c29145?ixid=MnwxMjA3fDB8MHxzZWFyY2h8NXx8cGlzc3N8ZW58MHx8MHx8&ixlib=rb-1.2.1&auto=format&fit=crop&w=1050&q=80) 戍边物资 "即使条件艰苦,我们也要确保前线的战士有充足的物资支持。每一份援助都承载着家人的期望。" 戍边 物资支援 家国情怀 --- 场景五:节日慰问 ![](https://images.unsplash.com/photo-1631531216228-d3459985f6d6?ixid=MnwxMjA3fDB8MHxzZWFyY2h8Mnx8YmxhbmcUmg%3D%3D&ixlib=rb-1.2.1&auto=format&fit=crop&w=1050&q=80) 戍边节日 "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在节日里给予战友最热烈的庆祝。这不仅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认可,也是对家国的热爱表达。" 戍边 节日慰问 家国情深 希望这些例子能激发你的灵感,让你更深入地理解“戍边”的含义!

戍边


※ "戍边"的意思解释、戍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交流分享

造句


1.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征夫久戍边塞,妻子倚门盼归,柔肠寸断的作品比比皆是。

2.251年前的公元1764年,锡伯族先辈肩负国家赋予戍卫边疆的神圣使命,来自东北的4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及家眷一路“西迁”来到伊犁河南岸戍边定居。

3., 5月18日上午,西藏日喀则军分区边防某连副指导员王开钊和他的战友们整装待发,奔赴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哨所执行长达半年时间的戍边任务。

4.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征夫久戍边塞,妻子倚门盼归,柔肠寸断的作品比比皆是。

5.凄凉悲切,殇者满目,客死他乡的劳工、黔首戍边的民夫、英勇不屈的义军、负隅顽抗的秦兵,也只有一个“殇”。

6.251年前的公元1764年,锡伯族先辈肩负国家赋予戍卫边疆的神圣使命,来自东北的4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及家眷一路“西迁”来到伊犁河南岸戍边定居。

7.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征夫久戍边塞,妻子倚门盼归,柔肠寸断的作品比比皆是。

8.漫山遍野的树,像绵延不绝的绿色画卷,像鳞次栉比的天然屏障,像严阵以待的戍边将士。

9.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征夫久戍边塞,妻子倚门盼归,柔肠寸断的作品比比皆是。

10., 5月18日上午,西藏日喀则军分区边防某连副指导员王开钊和他的战友们整装待发,奔赴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哨所执行长达半年时间的戍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