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石之死
[明代]:刘基
若石居冥山之阴,有虎恒窥其藩。若石帅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举辉,筑墙掘坎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惫,墙坏而不葺。无何,有貙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毙。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恒窺其藩。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舉輝,築牆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憊,牆壞而不葺。無何,有貙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斃。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译文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金属,日落的时候就点起篝火,筑墙、挖坑来防守。一年结束了,老虎不能有所捕获。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开心,自己认为老虎死了就没有对自己形成危害的动物了。从此,他放松了警惕和防备,墙坏了不补,篱笆坏了也不修。忽然有一天,有一只貙听到他家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去并吃它们。若石不知道它是貙, 赶它走,但貙并不离开;貙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有人说:若石只知道其中一个而不知道另一个,他死了也活该。
注释
阴:山的北面。
恒:常常,经常。
窥:窥视,偷看。
藩:篱笆。
帅:同“率”,率领。
警:警惕。
卒:终,完毕,结束。
岁:年 。
毒:危害。
弛:放松,放下 。
葺(qì):修补。
无何:不久。
貙(chū):一种体小凶猛的野兽。
豕(shǐ):猪。
斥:呵斥。
走:跑。
以:用 。
人立:像人一样站立。
但:只。
宜:应该,应当。
备:防备。
殷钲:敲响金属。
举辉:点起篝火。
唐代·刘基的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 刘基的诗(988篇) 〕
明代:
张天赋
何处丹青妙入神,笔端拗出桃源春。黄云碧嶂閒春色,应有知机人避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雲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明代:
杨慎
雁齿红桥仙舫,鸭头绿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约伴明朝浣沙。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明代:
王世贞
稍尽彭城山,悠然见清淮。微雨虽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没前后旌,浮云时与偕。浊酒两三行,聊以佐归怀。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清代:
李天馥
消息惊传《鵩赋》成,悠悠天道意难平。不禁秋夜汍澜泪,何限春明缟纻情。
《十笏》缥缃空旧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觉司勋梦,无复江湖载酒行。
消息驚傳《鵩賦》成,悠悠天道意難平。不禁秋夜汍瀾淚,何限春明缟纻情。
《十笏》缥缃空舊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覺司勳夢,無複江湖載酒行。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脉,圣人口口相传。奈何百姓不知焉。尽逐色声迷恋。在迩不须求远,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见。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迩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