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躈
拼音
qiào
注音ㄑ一ㄠˋ
部首足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右
五笔KHRT 统一码8E88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竖、横折、横、横、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捺
部首足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右
五笔KHRT 统一码8E88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竖、横折、横、横、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躈
⒈ 古同“噭”,牲畜的口;一说牲畜的后窍,即肛门。
统一码
躈字UNICODE编码U+8E88,10进制: 36488,UTF-32: 00008E88,UTF-8: E8 BA 88。
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躈字讲解
“槃”字的语文讲解
“槃”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本义与“盘”相似,但又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槃”字的基本含义是“盘坐”。在佛教中,修行者常采用盘坐的姿势进行冥想,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种姿势不仅有助于身体的放松,还能促进精神的集中。因此,“槃”字也引申为“盘踞”、“占据”等意思。
二、文化内涵
“槃”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在佛教文化中,“槃”字与禅宗思想紧密相连,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境界。
此外,“槃”字还出现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庄子·逍遥游》中的“槃礴万物”的句子,用来形容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景象。这里的“槃礴”不仅指盘踞、占据,更包含了一种包容万物、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
三、用法与辨析
在现代汉语中,“槃”字的用法相对较少,主要应用于古文中。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其笔画流畅、结构紧凑,以体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
同时,“槃”字与其他形近字的辨析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例如,“槃”与“磐”虽然读音相近,但意义截然不同。“磐”通常指坚硬的石头,而“槃”则多用于形容盘坐的姿势或占据的位置。
四、总结
“槃”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用法使得它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和了解“槃”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槃”字的准确含义。例如,在阅读古文时,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槃”字的具体所指;在写作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之,“槃”字的学习不仅是对汉字知识的掌握,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领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 躈的意思、基本解释,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躈
〈名〉
脊骨的末端,肛门 [anus]
马蹄躈千,牛千足。——《史记》
康熙字典
躈【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詰弔切,音竅。《史記·貨殖傳》馬蹄躈千。《註》躈,苦弔反。馬八髎也。索隱曰:尻骨爲八髎。一曰口也。蹄口共千,則爲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