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妕
⒈ 古女子人名用字。
统一码
妕字UNICODE编码U+5995,10进制: 22933,UTF-32: 00005995,UTF-8: E5 A6 95。
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妕字讲解
《说“馕”》
在丰富多元的汉语词汇中,“馕”这个字独具特色,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一、字形与读音
“馕”,读音为“náng”或者“nǎng”,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读作“náng”。从字形上看,“馕”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饣”(食字旁)表明了它与食物相关。食字旁的字在汉字中往往和吃的东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我们理解“馕”的本质属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右边的“囊”部分则是声旁,既表示读音,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这个字的某种形态或者与袋子之类可以容纳东西的事物有关。
二、语义解释
“馕”是一种圆形的面饼,这是它最常见的语义。这种面饼在中亚、西亚以及我国的新疆地区广泛流行。它的制作通常较为讲究,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或者不发酵等方式揉制,再撒上芝麻、洋葱末等调料,然后贴在特制的馕坑内壁烤制而成。馕的大小、厚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特征。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当地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新疆地区,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它便于保存和携带,适合新疆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游牧生活或者长途跋涉的人们。在过去,牧民们出行放牧,馕就成为了他们在马背上可以随时食用的干粮;商人们在长途贸易的路途上,馕也是他们补充能量的重要食物来源。
三、在文学与生活中的体现
在一些描写新疆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中,“馕”常常被提及。它出现在描写家庭生活场景的段落里,比如母亲在馕坑前精心烤制馕的画面,那弥漫的香气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也出现在描绘街头巷尾的文字中,街边的馕店总是散发着诱人的麦香,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线。在生活中,“馕”还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在一些节日庆典或者待客场合,馕都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它被切成小块,与手抓饭、烤羊肉串等美食一起摆上餐桌,体现出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
总之,“馕”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它背后所蕴含的食物文化、地域特色以及人文风情却是无比丰富的。它就像一把小小的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新疆地区乃至中亚、西亚饮食文化的大门。

※ 妕的意思、基本解释,妕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妕【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陟仲切,音中。女字。
交流分享
- 妕的词语
- 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