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镪
拼音
qiǎng
注音ㄑ一ㄤˇ
繁体鏹
部首钅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中右
五笔QXKJ 五行金 统一码956A
笔顺ノ一一一フフ一フ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点
部首钅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中右
五笔QXKJ 五行金 统一码956A
笔顺ノ一一一フフ一フ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镪(鏹)
⒈ 钱串,引申为成串的钱。后多指银子或银锭。
异体字
- 鏹
汉英互译
strong acid
造字法
形声:从钅、强声
English
coins, money, wealth
最读网镪字讲解
“镪”字的语文讲解
“镪”是一个汉字,读音为qiǎng或guǎng,属于形声字。其字形结构为:左右结构,部首为“钅”,即金字旁。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文中时有出现。
一、基本含义
1. “镪”的本义:
- 原意是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类似于“斤”。在古代,十斗等于一“镪”。
2. 引申义:
- 由于“镪”与重量有关,因此它也可以引申为“强有力”的意思。比如,“镪力”就是指力气很大。
二、在古文中的运用
1. 《左传·襄公三年》中的使用:
- 文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里的“祀”指的是祭祀,“戎”指的是军事。而在描述这两种活动的重要性时,文中使用了“镪”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重如镪。”意思是说,这两项活动是国家的大事,其重要性如同“镪”。
2. 《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运用: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了当时的富商大贾时,用“镪”来形容他们的财富:“(卓氏)能知以货殖起家,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于是卓氏乃大鼓铸,坏产,作高炉,招致工人数十,教成良冶,作铁器。”这里的“镪”用来形容卓氏的财富之多,足以让他在高炉中铸造铁器。
三、字形结构分析
- “镪”字的左侧是金字旁“钅”,表示与金属、重量有关。
- 右侧是“强”的变形,暗示了“镪”字的引申意义,即“有力”。
四、总结
“镪”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本义的重量单位到引申的“有力”,再到古文中的广泛应用,都展示了这个字的独特魅力。学习这个字,不仅能增加我们对汉字文化的了解,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历史文化背景。
希望这篇讲解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镪”这个字。

※ 镪的意思、基本解释,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镪
(1) 鏹
(2) 另见
基本词义
◎ 镪
鏹
〈名〉
(1) 通“繦”。穿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也泛指钱币 [a string of copper coins]
货殖私庭,藏镪巨万。——左思《蜀都赋》
购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唐· 白居易《赎鸡》
(2) 又如:镪道(输送则赋的道路)
(3) 银子或银锭 [silver;silver ingot]。如:镪宝(银锭)
(4) 另见
康熙字典
鏹【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居兩切《集韻》《韻會》舉兩切《正韻》居仰切,音襁。以繈貫錢。《左思·蜀都賦》藏鏹巨萬。《註》鏹,錢貫也。《正字通》白鏹,金別名。漢食貨志,萬室之邑,藏鏹千萬。繈鏹音同義別,錢謂之鏹,以索貫錢謂之繈。字彙糸部,繈訓錢貫,引正譌,別作鏹,非。此又云以鏹貫錢,則是以錢貫錢也。韻會,鏹,通作繈,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