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冢字的解释
冢

拼音 zhǒng 注音ㄓㄨㄥˇ
部首冖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上下
五行 统一码51A2
笔顺丶フ一ノフノノ丶ノ丶
名称点、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点、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ǒng(ㄓㄨㄥˇ)

⒈  坟墓:古冢。荒冢。衣冠冢。青冢。丛冢。

⒉  长(zhǎng ):冢子(长子)。冢嗣(嫡长子)。冢妇(嫡长子的妻子)。冢息(长子)。

⒊  大: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冢祀(帝王在宗庙举行的大祭礼)。

⒋  山顶。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grave、tomb、tumulus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urial mound, mausoleum; grand

最读网冢字讲解

《说“冢”》 在汉字的大家族中,“冢”是一个富有深意的字。 一、字形结构与读音 “冢”为上下结构,上面是“冖”(秃宝盖),下面是“豖”(chù)。“冢”字读音为:zhǒng。 二、字义阐释 1. 坟墓 这是“冢”字最为常见的意思。古时人们将死者埋葬的地方称为冢。例如“荒冢”,描绘的是荒芜的坟墓,给人一种凄凉、寂静之感。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描写来烘托氛围或者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冢中枯骨”,则是用来形容坟墓里的枯骨,常表示已逝之人或者是一种对死亡、衰败的象征。 2. 大坟 与普通的坟墓相比,“冢”更强调其规模较大。一些古代帝王或者贵族的墓葬往往规模宏大,被称为冢。像曹操的墓被称为“曹操冢”,这些大冢不仅是安葬死者的地方,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可能在建筑结构、陪葬品等方面有着独特之处,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工艺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 3. 引申义 从坟墓这个意义延伸开来,“冢”还可以表示隆起的大块土地。比如在一些描述地形的语境中,“冢土”就是指大土堆。这种引申义体现了汉字意义的发展演变,由专指坟墓到泛指类似坟墓形状的隆起之物。 三、文化内涵 “冢”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坟墓有着敬重和敬畏之情。一方面,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体现了“死者为大”的观念;另一方面,坟墓也被视为阴阳两界的界限之处,有着神秘色彩。许多关于风水的说法也与冢的位置、朝向等相关。此外,在一些文学典故和诗词中,“冢”字频繁出现,成为诗人表达情感、哲理思考的重要意象。如“四海无人对夕阳,百年心事向谁言。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落叶繁。衰草自怜霜色重,寒鸦犹记旧巢归。秋风冢上悲无限,惟有松枝泣露飞。”通过冢上的景象描写,抒发了无尽的哀伤与惆怅。 总之,“冢”这个字以其独特的字形、丰富的语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汉语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断诉说着古人与死亡、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感悟。

冢


※ 冢的意思、基本解释,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ǒng

〈名〉

(1) (形声。从宀( ),豖( chù)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

(2) 同本义 [burial mound]

冢,高坟也。——《说文》

掌公墓之地。——《周礼·冢人》

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方言十三》

乃立冢土。——《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

项羽烧 秦宫室,掘 始皇帝冢。——《史记·高祖本纪》

其下两冢。——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野冢(荒郊野外的乱坟);疑冢(古代富贵之家所设的假坟,为的是与真坟相混,不让后人认出真坟);冢人(古代管理墓葬的官吏);冢土(墓土;又指大社,天子祭神的地方);冢田(墓地);冢宅(坟墓,坟地);冢舍(墓旁守丧人的住所)

(4) 山顶 [top of hill]

山顶,冢。——《尔雅》

华山冢也。——《山海经·西山经》。注:“冢者,神鬼之所居也。”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诗·小雅·十月之交》。郑玄注:“山顶曰冢。”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元稹《蛮子朝》

词性变化

zhǒng

〈形〉

(1) 大的;地位高的 [eldest]

冢,大也。——《尔雅》

冢者,大也。——《白虎通》

我友邦冢君。——《书·牧誓》

乃立天官冢宰。——《周礼》

王乃召冢卿。——《周书·大匡》

冢子则太牢。——《礼记·内则》

(2) 又如:冢臣(大臣;朝廷重臣);冢司(宰相的别称);冢祀(古代天子在宗庙里举行的大祭礼);冢卿(上卿,孤卿);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

(3) 嫡生的。正宗的,不是旁支的 [of the wife]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白居易《答四皓庙》

(4) 又如:冢嫡(嫡长子);冢子(长子);冢息(长子);冢孙(嫡长孙);冢妇(嫡长子之妻)

康熙字典

冢【子集下】【冖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知隴切《集韻》《韻會》展勇切,?音塚。《說文》高墳也。《徐曰》地高起,若有所包也。《釋名》腫也。象山頂之高腫起。

大也。《周禮·天官》乃立天官冢宰。《註》冢宰,大宰也。《爾雅·釋詁》冢,大也。《疏》冢者,封之大也。

山頂也。《爾雅·釋山》山頂,冢。《疏》小雅山冢崒崩。毛傳,山頂曰冢。

封土爲社。《玉篇》大社也。《詩·大雅》乃立冢土。《註》大社封之高于他社,故曰冢土也。

墓之墳者亦曰冢。《周禮·春官·冢人註》冢,封土爲丘壠,象冢而爲之。《疏》山頂曰冢,故云象冢而爲之也。《玉篇》鬼神舍也,高墳也。《正韻》通作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冢【卷九】【勹部】

高墳也。从勹豖聲。知隴切文十五重三

说文解字注

(冢)高墳也。土部曰。墳者、墓也。墓之高者曰冢。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是也。按釋山云。山頂曰冢。鄭注冢人云。冢、封土爲丘壟。象冢而爲之。此從爾雅說也。許以冢爲高墳之正偁。則不用爾雅說。引伸之凡高大曰冢。釋山及十月之交傳。山頂曰冢。乃借冢偁耳。釋詁曰。冢、大也。太子曰冢子。太宰曰冢宰。从勹。墓取勹義。豖聲。知隴切。九部。按豖聲本在三部。此合音也。古音冢必可讀如獨矣。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