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顅
拼音
qiān
注音ㄑ一ㄢ
部首頁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五笔YNEM 统一码9845
笔顺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称点、横折、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部首頁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五笔YNEM 统一码9845
笔顺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称点、横折、横、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顅
⒈ 鬓发脱落的样子。
⒉ 长(颈):“数目顅脰。”
统一码
顅字UNICODE编码U+9845,10进制: 38981,UTF-32: 00009845,UTF-8: E9 A1 85。
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顅字讲解
“顅”字的语文讲解
“顅”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其读音为pèi,属于形声字。这个字的左边是“页”,右边是“北”。从字形上来看,“页”通常与头、面相关,而“北”则常常指向地理方向或方位。
在词义上,“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
1. 本义: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顅,头北面也。”这里的“北面”指的是面向北方,是一种礼仪或尊重的表现。例如,在古代,臣子在面见君主时,通常需要先面向北方(即君主所在的方向)站立,以示尊敬。
2. 引申义:由于“页”与头、面相关,因此“顅”也可以引申为与头部、面部有关的动作或状态。比如,“顅首”指的是低头或仰头,“顅睛”则可能指注视或凝视的眼睛。
3. 在词语中的用法:“顅”字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但在一些特定的词语或成语中可能会出现。例如,“顅臻”一词,虽然不算是常用词组,但在古文中可能具有特定的文化或语境背景。
此外,“顅”字还与一些古代的文化现象和习俗有关。例如,在古代的一些礼仪场合,人们可能会通过特定的动作或姿态来表达对上级的尊敬或服从,其中就包括“顅”的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顅”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其独特的字形和词义仍然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窗口。在学习和使用这个字时,建议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解释。
总之,“顅”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对其字形、词义和用法的深入讲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汉字的魅力和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 顅的意思、基本解释,顅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顅【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苦閑切《集韻》《韻會》《正韻》丘閑切,音慳。《說文》頭鬢少髮也。
又《集韻》長脰貌。《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數目顅脰。《註》顅,長脰貌。
又《玉篇》居研切《集韻》經天切,音肩。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
又《五音集韻》戸弔切,皛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顅【卷九】【頁部】
頭鬢少髮也。从頁肩聲。《周禮》:“數目顅脰。”苦閒切
说文解字注
(顅)頭鬢少髮也。髟部曰。鬜者、鬢禿也。此音義皆同。葢實一字矣。而以顅从頁、故云頭鬢。謂頭上及鬢夾也。鬜从髟、故單言鬢。考工記。數目顅脰。故書顅或作牼。鄭司農曰。牼讀爲鬜頭無髮之鬜。司農意謂鳥頭毛短也。鄭注明堂位曰。齊人謂無髮爲禿楬。釋名曰。禿、無髮沐秃也。毼頭生瘡曰瘕。毼亦然也。楬與毼皆卽鬜字。許說周禮與先鄭同。後鄭易之曰顅、長脰也。非許義。證以荘子其脰肩肩、則後鄭是也。肩卽顅。从。肩聲。苦閑切。十四部。周禮曰。數目顅脰。
交流分享
- 顅的词语
- 顅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