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磍
拼音
xiá qià yà
注音ㄒ一ㄚˊ ㄑ一ㄚˋ 一ㄚˋ
部首石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五笔DPDK 统一码78CD
笔顺一ノ丨フ一丶丶フ一一一丨丨フ一
名称横、撇、竖、横折、横、点、点、横撇/横钩、横、横、横、竖、竖、横折、横
部首石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五笔DPDK 统一码78CD
笔顺一ノ丨フ一丶丶フ一一一丨丨フ一
名称横、撇、竖、横折、横、点、点、横撇/横钩、横、横、横、竖、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磍
⒈ 〔碣(磍〕见“碣2”。
其他字义
磍
⒈ 剥。
其他字义
磍
⒈ 石地不平。
统一码
磍字UNICODE编码U+78CD,10进制: 30925,UTF-32: 000078CD,UTF-8: E7 A3 8D。
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磍字讲解
“铿”字的语文讲解
“铿”是一个汉字,读音为kēng。它有多种含义,常用于形容声音的响亮、有力,或者形容物品的坚硬、锋利。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声音的响亮:在日常生活中,“铿”常用来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如“铿锵有力”。例如:“他铿锵有力地走了过来。”这里的“铿锵”既形容了声音的响亮,也传达出一种坚定、有力的气势。
2. 物品的坚硬或锋利:“铿”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坚硬程度,如“铿锵”可以形容金属的坚硬。例如:“这把剑铿锵有力,不易被砍断。”这里的“铿锵”既指剑的锋利,也暗示了它的坚固。
二、词语中的用法
“铿”字常出现在一些固定词语中,如“铿锵有力”、“铿锵顿挫”等。
1.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力量,常用来形容演讲、朗诵等言辞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铿锵顿挫:形容声音的响亮而有节奏,常用于音乐、朗诵等领域,形容声音的起伏变化。
三、近义词和反义词
1. 近义词:与“铿”意思相近的词有“锵”、“鸣”、“响”等,如“锵然作响”、“金声而玉振”。
2. 反义词:与“铿”意思相反的词有“柔”、“弱”、“靡”等,如“柔弱无力”、“靡靡之音”。
四、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铿”字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各种声音和景象。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还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古诗词中,“铿锵”常被用来描绘战鼓声、金属撞击声等,营造出一种激昂、壮阔的氛围。
五、总结
“铿”是一个充满力量感和节奏感的汉字,它不仅可以形容声音的响亮有力,还可以描绘物体的坚硬锋利。在汉语中,“铿”字常用于固定词语和文学作品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铿”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声音和景象的描绘方式。希望这篇讲解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

※ 磍的意思、基本解释,磍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磍【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轄。《玉篇》碣磍,搖目吐舌也。盛怒也。《前漢·揚雄·長楊賦》建碣磍之虛。《孟康註》虡刻猛獸,形碣磍而盛怒。
又《廣韻》枯轄切,音趏。剝也。
又《集韻》乙轄切,音呾。磍,石地不平。
原字从殳,不从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