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跒字的解释
跒

拼音 qiǎ 注音ㄑ一ㄚˇ
部首足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KHSK 统一码8DD2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一丨フ一丨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横折、横、竖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ǎ(ㄑ一ㄚˇ)

⒈  〔跁()跒〕见“跁”1。

⒉  〔跁(páo)跒〕见“跁”2。

统一码

跒字UNICODE编码U+8DD2,10进制: 36306,UTF-32: 00008DD2,UTF-8: E8 B7 92。

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跒字讲解

“躬”字的语文讲解 “躬”是一个汉字,它有多种含义,常用于描述人的动作和态度。在古文中,“躬”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 身体弯曲:这是“躬”字最直观的含义。当人们弯腰、弯膝时,身体向前弯曲,这种状态就可以用“躬”来形容。例如,在《诗经·小雅·蓼莪》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周邦。躬自悼矣,匪他有咎。”这里的“躬”就是身体弯曲的意思。 2. 亲自去做某事:“躬”也可以表示亲自去做某件事情,强调的是个人的参与和实践。如《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躬伐齐”,意思就是亲自出兵攻打齐国。 3. 自我修饰、修养:在古文中,“躬”有时也用来表示自我修饰、修养自己的行为。如《礼记·中庸》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修身”就是指自我修饰、修养自己的品德。 4. 谦逊的态度:“躬”还常用来表达一种谦逊的态度。在古代,人们常以躬身为礼,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如《论语·学而》中的“君子不器”,其中的“君子”就是指有德行、有修养的人,他们不会自高自大,而是会谦虚有礼。 此外,“躬”字在古文中还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如“躬耕”、“躬阅”、“躬历”等,这些词语都带有积极向上的意味,表达了勤劳、勤奋、亲身体验等美好品质。 总之,“躬”这个字在语文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可以描述人的身体动作,还可以表示人的实际行动、自我修养以及谦逊的态度。通过学习和理解“躬”字的多种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古文的语境和表达方式。

跒


※ 跒的意思、基本解释,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跒【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苦下切《集韻》口下切,?音價。《玉篇》跁跒。詳跁字註。

《集韻》丘加切,音䶗。義同。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