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婆字的解释
婆

拼音 注音ㄆㄛˊ
部首女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
五行 统一码5A46
笔顺丶丶一フノ丨フ丶フノ一
名称点、点、提、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撇点、撇、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ó(ㄆㄛˊ)

⒈  年老的妇女:老太婆。苦口婆心。

⒉  丈夫的母亲:公婆。婆媳。婆家。婆婆。

⒊  称长两辈的亲属妇女:姑婆。姨婆。外婆。

⒋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亦称妻子:婆娘。婆姨。

⒌  旧时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婆。收生婆。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mother-in -law、old wom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女、波声

English

old woman; grandmother

最读网婆字讲解

“婆娑”字的语文讲解 “婆娑”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常用于形容树枝等摇曳的样子。它的字形由“婆”和“娑”两个部分组成,各自有着独特的含义。 一、字义解析 1. “婆”的含义: - 在这里,“婆”并不是指某个人的名字或特定称谓,而是一个助词,用来加强语气。 - 在古汉语中,“婆”有时也用来表示与女性相关的动作或状态,如“婆娑起舞”,形容女性舞蹈时的轻盈与优雅。 2. “娑”的含义: - “娑”是一个较为少用的汉字,其本义与“莎”相近,多用来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在“婆娑”这个词中,“娑”强调了树枝等摇曳生姿的动态美。 二、词语用法 “婆娑”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形容树枝等摇曳的样子。例如,在古诗词中,诗人常用“婆娑”来描绘秋日的景色,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又恐匆匆去复还,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就用了“婆娑”来形容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 此外,“婆娑”还可以用来比喻女子舞姿的轻盈与柔美,如“她婀娜的身姿在舞台上婆娑起舞,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三、文化内涵 “婆娑”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婆娑”常被用来表达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总之,“婆娑”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汉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动态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语时,我们应该注意其字义和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婆


※ 婆的意思、基本解释,婆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婆娑

<联绵词>

(1)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

(2) 舞 [dancing]

婆娑,舞也。——《尔雅》

(3) 盘旋;停留 [spiraling]

婆娑虖术艺之场,休息虖篇籍之囿。——《汉书》

(4) 分散;扶疏 [disperse]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文选·王褒·洞箫赋》

(5) 舒展 [limber up]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唐· 姚合《游河阳河岸》

词性变化

〈名〉

(1) 年老的妇人 [old woman]。如:苦口婆心;婆老(老太婆和老头子的合称);婆儿(年老的妇人);婆儿气(老婆子的脾气与作风)

(2) 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 [woman in a certain occupation]。如:接生婆;媒婆;婆官(女巫);婆塞(和尚);产婆

(3) 已婚妇女,妻 [wife]。如:婆姨;婆娘(女人。含贬意);老婆;家主婆;婆子(妻,老婆);婆老(老婆子和老头子)

(4) 丈夫的母亲 [mother-in-law]。如:公婆;婆婆

(5) 祖母 [grandmother]。如:太婆;外婆;伯婆;婆婆(方言。奶奶)

(6) 母 [mother]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乐府诗集·佚名·折杨柳枝歌》

(7) 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对老人的称谓 [old man]

婆,男亦称婆。——《正字通》

康熙字典

婆【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音皤。《說文》奢也。一曰老母稱。方俗稱舅姑曰公婆。

廣西猺俗,男子老者,一寨呼之曰婆,其老婦則呼之曰公。

黃婆,?神也。養生家以?能母養餘臓,名曰黃婆。

孟婆,風神也。《楊愼曰》孟婆,宋汴京勾攔語,謂風也。

鞞婆,琵琶名,見《搜神記》。

梵言耆婆,華言長壽天神。梵言貧婆,華言叢林。梵言優婆塞,華言善士。?見《祖庭事苑》。

國名。闍婆國,卽瓜哇國,元遣史弼征之,封爲瓜哇國王。

城名。蓬婆城,在吐蕃。《杜甫詩》已收滴博雲閒戍,更奪蓬婆雪外城。《說文》作媻。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