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蚲字的解释
蚲

拼音 píng 注音ㄆ一ㄥˊ
部首虫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86B2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横、点、撇、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íng(ㄆ一ㄥˊ)

⒈  米中小黑甲虫。

统一码

蚲字UNICODE编码U+86B2,10进制: 34482,UTF-32: 000086B2,UTF-8: E8 9A B2。

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蚲字讲解

“蚖”字的语文讲解 “蚖”是一个形声字,从虫,引申声。它的本义是“一种毒蛇”,这种毒蛇就是我们常说的“蚖蛇”,也就是蝰蛇科的毒蛇。在古代汉语中,“蚖”字常被用来指代这种毒蛇。 一、字形结构 “蚖”字的字形结构是由“虫”字旁和“引”字组成。“虫”作为偏旁,通常表示与昆虫或爬行动物有关的事物。“引”在这里起到了提示声音的作用,说明这个字的读音与“引”相近。 二、字义演变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于各种事物的名称也在不断演变。“蚖”字也不例外。最初,“蚖”指的是一种毒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古代的一些文献中,“蚖”也被用来泛指毒蛇,甚至有时泛指蛇类。 三、词语中的使用 在古代汉语中,“蚖”字常常出现在一些与蛇相关的词语中。比如,“蚖蛇”就是指一种毒蛇,而“蚖蜒”则是指一种爬行动物,形状像蛇,但比蛇稍微长一些。此外,“蚖”字在一些成语和典故中也经常出现,比如“蚖蛇螫手”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自取灭亡的行为。 四、文化意义 “蚖”字不仅仅是一个汉字,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常常被视为一种神秘而危险的生物,与人的命运和运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蚖”字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也经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 总之,“蚖”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指毒蛇,后泛指蛇类。它在古代汉语中常出现在与蛇相关的词语中,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了解“蚖”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 请注意,由于“蚖”字较为生僻,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这个词,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

蚲


※ 蚲的意思、基本解释,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píng

〈名〉

米中小黑甲虫 [rice weevil],大如虎豆,绿色。同“蛘”

康熙字典

蚲【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符兵切《集韻》蒲兵切,?音平。蛑蚲也。

《篇海》蚲䗽也,可以飾劒。《晉書·輿服志》漢制百官朝帶劒,晉始代之以木,貴者猶用玉首,賤者亦用蚲。

交流分享

  • 蚲的词语
  • 蚲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