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聘字的解释
聘

拼音 pìn 注音ㄆ一ㄣˋ
部首耳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五笔BMGN 五行 统一码8058
笔顺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フ
名称横、竖、竖、横、横、提、竖、横折、横、竖、横、横、竖折折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ìn(ㄆ一ㄣˋ)

⒈  访问:聘问(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通聘。聘使往来。

⒉  请人担任职务:聘书。聘用。聘请。招聘。

⒊  定婚或女子出嫁:聘礼(彩礼)。聘金。聘姑娘。

异体字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engag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engage, employ; betroth

最读网聘字讲解

聘:聚合智慧,共谋发展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聘”这个字以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成为了我们表达合作与共享精神的重要词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聘”字的世界,探寻其背后的语文奥秘。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聘”字由“耳”和“贝”两个部分组成。“耳”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听闻、听取的意思,而“贝”则常常与财富、珍宝相关联。当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时,便形成了“聘”这个字,寓意着通过听取、选择和接纳他人的智慧与资源,来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在语境中,“聘”字常用于描述招聘、聘请等场景。比如,“学校聘请了一位资深教授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这里的“聘”就是邀请、选拔的意思。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汇聚了教授的智慧和经验,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聘”字还蕴含着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精神。在招聘过程中,雇主通常会发布详细的职位要求,吸引符合条件的人才前来应聘。这种竞争机制不仅激发了人才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可以从文化层面来理解“聘”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聘”字还与“礼”字有着密切的联系。礼仪之邦,讲究以礼相待、和谐共处。“聘”字正是这种礼仪文化的体现之一,它代表着一种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聘”这个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更是一种智慧的聚合、一种合作的象征。它告诉我们,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接纳不同的观点,通过合作与共享来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让我们携手共进,用“聘”字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聘


※ 聘的意思、基本解释,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pìn

〈动〉

(1) (形声。从耳,甹( pīng)声。探问消息要靠耳朵,故从“耳”。本义:访问,探问)

(2) 同本义 [call on;drop in ]

聘,访也。——《说文》

聘,问也。——《尔雅》

靡使归聘。——《诗·小雅·采薇》

季冬聘王梦。——《周礼·占梦》

聘申叔于 陈蔡兮。——《后汉书·冯衍传》

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礼记·曲礼》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大行人》

(3) 又如:聘弓(古代聘问时持用之弓);聘贡(聘问朝贡);聘享(聘问献纳);聘使(奉命聘问)

(4) 聘请 [engage;employ]。如:礼聘(用尊敬的方式聘请);招聘(用广告的方式聘请);聘君(即以币帛或重金聘请而来的聘士、征士);聘召(以礼征召贤能);聘纳(以礼娶亲);聘币(聘人或订婚所订的礼物)

(5) 旧时称订婚、迎娶之礼 [betroth]

聘则为妻。——《礼记·内则》

(6) 又如:聘定(犹婚约)

(7) 通“娉”。女子订婚或出嫁 [(of girl) be married or be married off]

声伯之母不聘。——《左传·成公十一年》

(8) 又如:聘嫁(出嫁)

康熙字典

聘【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正切,音娉。《說文》訪也。《徐曰》聘,訪問之以耳也。《廣韻》問也。《禮·曲禮》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曰聘。《公羊傳·隱十一年》大夫來曰聘。《穀梁傳·隱九年》聘,問也。《周禮·秋官》時聘,以結諸侯之好。《儀禮·聘禮》大問曰聘,小聘曰問。

昏禮娶問亦曰聘。《禮·內則》聘則爲妻。

《正字通》以幣帛召隱逸賢者,升進之,曰徵聘。應召登仕者稱聘君。

《五音集韻》匹名切,娉平聲。訪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聘【卷十二】【耳部】

訪也。从耳甹聲。匹正切

说文解字注

(聘)訪也。汎謀曰訪。按女部曰娉、問也。二字義略同。从耳。甹聲。匹正切。十一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