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
拼音
pín píng
注音ㄆ一ㄣˊ ㄆ一ㄥˊ
部首艹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860B
笔顺一丨丨丨一丨一丨ノノ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称横、竖、竖、竖、横、竖、横、竖、撇、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部首艹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860B
笔顺一丨丨丨一丨一丨ノノ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称横、竖、竖、竖、横、竖、横、竖、撇、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蘋
⒈ 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茎横卧在浅水的泥中,叶柄长,顶端集生四片小叶,全草可入药,亦作猪饲料。亦称“大萍”、“田字草”。
其他字义
蘋(苹)
⒈ 见“蘋果”。
异体字
- 薲
- 苹
English
apple
最读网蘋字讲解
“蘋”字的语文讲解
“蘋”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基本含义
“蘋”字的基本含义是浮萍,即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扁平且漂浮在水面上。这种植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作象征,代表着轻盈、飘渺和易逝的美好。
二、词性
“蘋”字可以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
1. 名词:指浮萍这种植物。
2. 形容词:可以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如“蘋波”。
三、出处与用法
“蘋”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鱼藻之什》中的“于以采蘋?南涧之滨。”这里的“蘋”指的是浮萍,用来比喻贤士的品德高洁。此外,“蘋”字还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岳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里的“鱼”谐音“蘋”,意指垂钓者希望得到的收获。
四、文化意义
“蘋”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着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还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蘋”字常被用来寄托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贤士品德的赞美。
五、总结
“蘋”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含义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作为浮萍的代称,它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作为象征高洁的意象,它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在现代汉语中,“蘋”字虽不常用,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这篇讲解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蘋”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提问。

※ 蘋的意思、基本解释,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蘋【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符眞切《正韻》毘賔切,音頻。《說文》本作
。大萍也。《爾雅·釋草》萍蓱,其大者蘋。《本草集解》四葉合成一葉,如田字者,蘋也。《詩·召南》于以采蘋。《傳》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箋》蘋之言賔也。《釋文》韓詩云:沈者曰蘋。《呂氏春秋》菜之美者,崑崙之蘋。《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楚辭·九章》登白蘋兮騁望。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苹【卷一】【艸部】
蓱也。無根,浮水而生者。从艸平聲。符兵切
说文解字注
(苹)?也。無根浮水而生者。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傳曰。苹、藾也。釋草苹字㒳出。一曰?。一曰藾蕭。鄭箋以水中之艸非鹿所食。易之曰苹、藾蕭也。於有令曰?、萍也。於周禮萍氏引爾雅萍?。似分別萍爲水艸、苹爲藾蕭。鄭所據爾雅自作萍?。而毛詩、夏小正以苹爲萍。皆屬叚借。許君則苹?萍三字同物。不謂苹爲叚借。○李善注高唐賦引說文。苹苹、艸皃。音平。从艸。平聲。符兵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