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猅字的解释
猅

拼音 pái 注音ㄆㄞˊ
部首犭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7305
笔顺ノフノ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名称撇、弯钩、撇、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ái(ㄆㄞ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短头狗。

统一码

猅字UNICODE编码U+7305,10进制: 29445,UTF-32: 00007305,UTF-8: E7 8C 85。

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猅字讲解

“猪”字的语文讲解 “猪”这个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是一个常见的家畜,也是许多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的重要角色。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猪”这个字的语文含义及其文化背景。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猪”字由“犭”和“者”两个部分组成。“犭”是犬的变形,通常被称为反犬旁,它给人一种与动物相关的感觉。而“者”在这里则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使得整个字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词义上,“猪”通常指的是猪这种家畜,它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猪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食量巨大且繁殖迅速,是良好的家畜资源。除了指猪这种动物外,“猪”在一些词语中还常被用作比喻或借代,如“猪队友”(指团队中表现不佳的成员),“猪头”(形容人愚蠢或贪拙)等。 此外,“猪”在中国文化中也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民间信仰中,猪是十二生肖之一,象征着勤劳、富足和吉祥。同时,猪也常出现在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中,如绘画、雕塑、剪纸等,这些作品通过猪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猪”更是成为了许多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素材。他们通过描绘猪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以及与人类的互动,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猪”,但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与猪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有一定的共鸣。 总的来说,“猪”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却是非常丰富的。从字形到词义,从生活到文学,“猪”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对“猪”等常见字词的讲解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猅


※ 猅的意思、基本解释,猅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pái

〈名〉

短头狗 [the dog of short head]

猅,犬短首谓之猅。——《集韵》

康熙字典

猅【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類篇》?蒲皆切,音排。犬短首謂之猅。

交流分享

  • 猅的词语
  • 猅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