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傉字的解释
傉

拼音 注音ㄋㄨˋ
部首亻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WDFF 统一码5089
笔顺ノ丨一ノ一一フノ丶一丨丶
名称撇、竖、横、撇、横、横、竖提、撇、捺、横、竖钩、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ù(ㄋㄨˋ)

⒈  凄愁、委惋。

统一码

傉字UNICODE编码U+5089,10进制: 20617,UTF-32: 00005089,UTF-8: E5 82 89。

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傉字讲解

“馄饨”的语文讲解 “馄饨”是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韵味的汉字词组。在现代汉语中,它指的是一种传统的中式面食,通常以面皮包裹肉馅,煮熟后食用。但在古代汉语中,“馄饨”这个词组的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有所不同。 一、词源与历史 “馄饨”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战国策·齐策三》。在古代,馄饨被称作“浑饨”,其发音与现代汉语中的“馄饨”相近。据传,馄饨起初是北方的一种食物,后来逐渐传入南方,并演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 二、字形结构 “馄饨”二字由“馄”和“饨”两个字组成。从字形上看,“馄”字的左半部分是“馄”,右半部分是“虫”。而“饨”字则是在“吞”的基础上加上了“云”字头。这种结构上的组合,使得“馄饨”二字既具有形象感,又富有文化内涵。 三、语义演变 在古代文献中,“馄饨”最初指的是一种水生动物——馄饨,类似于现代的乌龟或鳖。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馄饨”逐渐演变成了指代面食的词汇。这种语义上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食物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文化内涵 “馄饨”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馄饨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每当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相聚时,人们常常会包馄饨共度佳节,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此外,馄饨还承载着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关于馄饨起源的传说等,这些都为馄饨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 五、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馄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超市货架上的食品,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都能看到馄饨的身影。同时,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馄饨”也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总之,“馄饨”这个字不仅代表了现代人所喜爱的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对其词源、字形、语义和文化内涵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字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傉


※ 傉的意思、基本解释,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见“傉萨”

(2) ——姓名用字。库傉官,鲜卑族复姓 [surname]

傉,虏三字姓有库傉官。——《玉篇》

康熙字典

傉【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內沃切《集韻》奴沃切,?孥入聲。《北史》三字姓。有厙傉官氏。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