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沑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沑
⒈ 〔蹜(
)沑〕水纹聚。⒉ 泥。
其他字义
沑
⒈ 湿。
统一码
沑字UNICODE编码U+6C91,10进制: 27793,UTF-32: 00006C91,UTF-8: E6 B2 91。
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沑字讲解
“沵”字的语文讲解
“沵”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沵”字由“氵”和“米”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氵”是水字的变形,表示与水有关的意思;“米”则直接指代谷物的一种。这种结构在古文中常用来表示与水有关的水谷,即“沵”所代表的“沵淀”,是一种沉积物。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沵”字的本义是“水中的小块陆地”。在古文中,“沵”常用来形容河流、湖泊等水域中沉积的小块土地。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沵”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零碎不成整体,或者指水中的小块陆地被水流冲刷后形成的小块土地。
三、用法与示例
在古代汉语中,“沵”字多用作名词,用来指代特定的地理特征或事物。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就有相关解释:“沵,水中的小块陆地也。”此外,在一些古诗文中,“沵”字也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思想。
例如,在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其中的“浮云游子意”可以看作是“沵”字引申义的一种体现,形容游子漂泊无依的境遇。
四、文化意义
“沵”字作为生僻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然而,在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它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诗词的意境,还可以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沵”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汉字,它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传承。希望本文能为您在“沵”字的学习和理解上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 沑的意思、基本解释,沑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沑【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人九切《集韻》忍九切,音蹂。《說文》水利也。一曰溫也。
又《集韻》女九切,音紐。濕也。
又《廣韻》《集韻》女六切,音恧。縮沑,水文蹙聚。《木華·海賦》葩華踧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沑【卷十一】【水部】
水吏也。又,溫也。从水丑聲。人九切
说文解字注
(沑)水吏也。謂水駛也。駛、疾也。其字在說文作。不解者譌爲吏耳。一本作利。義同。錢氏大昕云。吏當作文。海賦踧沑注云。蹵聚也。廣韵云。蹜沑、水文聚。踧蹜同。按廣韵上聲人九切。引說文同。入聲女六切。云水文聚。又
也。从水。丑聲。入九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