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籋字的解释
籋

拼音 niè 注音ㄋ一ㄝˋ
部首竹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7C4B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ノ丶丨フ丨ノ丶ノ丶ノ丶ノ丶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横、撇、点、竖、横折钩、竖、撇、点、撇、点、撇、点、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iè(ㄋ一ㄝˋ)

⒈  镊子。

⒉  用镊子钳取:“霜髯籋更疏。”

⒊  古通“蹑”,踏。

异体字

  • ?
  • ?

最读网籋字讲解

“羹”字的语文讲解 “羹”是一个形声字,从食,青声。从“食”,表示与吃有关;“青”是声旁,表明字的读音与“青”相近。 一、基本含义 “羹”通常指的是带汁的食品,如汤、炖菜等。在古代,羹也是祭祀时献给神灵的一类食品。 二、词性变化 1. 名词用法:如“肉羹”、“菜羹”,指用肉或蔬菜做成的汤。 2. 动词用法:如“饮羹”,意为喝汤。 三、成语中的使用 “羹”字也常出现在一些成语中,如“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齐策二》,原意是画蛇时多画了脚,反而坏了事。后来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四、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物品,更是情感交流的媒介。羹作为其中的一种,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珍惜。每当逢年过节,家人团聚一堂,一碗热腾腾的羹便是对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最好诠释。 五、字义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羹”字的含义也在逐渐扩展。除了指代带汁的食品外,有时也用来泛指任何美味佳肴。 总之,“羹”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更准确地运用这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籋


※ 籋的意思、基本解释,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niè

〈名〉

镊子 [forceps]

籋,箝也。——《说文》。段注:“夹取之器曰籋,今人以铜铁为之,谓之镊子。”

籋,小箝。——《广韵》

词性变化

niè

〈动〉

(1) 用镊子钳取 [pick up sth. with forceps]

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苏轼《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

(2) 通“蹑”。踏,追踪 [follow]

籋浮云,晻上驰。——《汉书·礼乐志·天马歌》

籋云自可无千里,隐雾难教见一斑。——金· 元好问《东平送张圣与北行》

康熙字典

籋【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集韻》同?

《廣韻》《正韻》?尼輒切,音聶。鉗也。

《廣韻》奴協切《集韻》諾叶切,?音捻。小箱也。

同躡。《前漢·禮樂志·天馬歌》籋浮雲,晻上馳。《註》言天馬上籋浮雲也。

《集韻》緜批切。苧竹。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籋【卷五】【竹部】

箝也。从竹爾聲。尼輒切〖注〗臣鉉等曰:爾非聲,未詳。

说文解字注

(籋)箝也。二字雙聲。夾取之器曰籋。今人以銅鐵作之。謂之鑷子。从竹。爾聲。尼輒切。古音十五十六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