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鼐字的解释
鼐

拼音 nài 注音ㄋㄞˋ
部首鼎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上下
五行 统一码9F10
笔顺フノ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名称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ài(ㄋㄞˋ)

⒈  大鼎。

造字法

形声:从乃、鼎声

English

incense tripod

最读网鼐字讲解

“镡”字的语文讲解 “镡”是一个汉字,其读音为tǔn,属于形声字。从“月”(肉),本义指古代的刑具,即用来刺杀犯人的刀剑等刑器。这个字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与刑罚、刑法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字形上,“镡”由“月”和“田”以及一个象征刀剑的偏旁组成。其中,“月”作为声符,表示字的读音;而“田”则作为形符,与“月”结合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字。 在词义上,“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刑具:这是“镡”字最原始也是最主要的含义。在古代,镡是执行刑罚时常用的工具,如用刀剑斩首等。 2. 武器:“镡”也可以泛指各种武器,包括刀、剑等。这种用法体现了“镡”字与武器之间的紧密联系。 3. 地名相关:在中国的一些地名中,“镡”也作为姓氏存在,如“镡氏”,这表明“镡”字不仅与刑罚有关,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此外,“镡”字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橐驼杨桴”,其中的“桴”与“镡”发音相近,虽然意义不同,但体现了汉字的谐音特点。 在使用“镡”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镡”与刑罚、武器等词汇紧密相关,因此在描述或提及这些内容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2. 在现代汉语中,“镡”字并不常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替换,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之,“镡”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汉字,通过对其字形、词义以及用法的深入讲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鼐


※ 鼐的意思、基本解释,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nài

〈名〉

(形声。从鼎,乃声。本义:大鼎) 同本义 [big tripod]

康熙字典

鼐【亥集下】【鼎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奴代切《集韻》《韻會》乃代切,?音耐。《說文》鼎之絕大者。《廣雅》鼎絕大謂之鼐。《詩·周頌》鼐鼎及鼒。

《廣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曩亥切,?音乃。義同。

《集韻》寧鄧切,能去聲。大鼎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鼐【卷七】【鼎部】

鼎之絕大者。从鼎乃聲。《魯詩》說:鼐,小鼎。奴代切

说文解字注

(鼐)鼎之絕大者。釋器曰。鼎絕大謂之鼐。周頌傳曰。大鼎謂之鼐。小鼎謂之鼒。傳與爾雅說鼒異。說鼐則略同。絕大謂函牛之鼎也。九家易曰。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乃者、詞之難也。故从乃爲大。才者、艸木之初也。故从才爲小。从鼎。乃聲。奴代切。一部。魯詩說鼐、小鼎。魯詩說、謂傳魯申公之學者也。惠氏棟云。說苑曰。詩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自內及外。以小及大也。魯詩者、劉向家學。故說鼐小鼒大。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