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柟字的解释
柟

拼音 nán 注音ㄋㄢˊ
部首木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SMFG 统一码67DF
笔顺一丨ノ丶丨フ丨一一
名称横、竖、撇、点、竖、横折钩、竖、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án(ㄋㄢˊ)

⒈  同“楠”。

异体字

  • ?

English

Machilus nanmu, variety of evergreen

最读网柟字讲解

“柟”字的语文讲解 “柟”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读音为hóng,属于形声字。从木,共声。本义是指一种常绿的大乔木,即“樟树”。 在古文中,“柟”常被用来形容树木的茂盛与高大。例如,在《汉书·贾谊传》中就有“前日孝惠皇帝从梁王来,问秦始皇,秦始皇曰:‘南越王赵佗,吾舅也,王其君,而族以诸候,此岂不足为功邪?乃命赵佗北还,使天下共诛之。吾何德之衰,敢不慎哉!’愿作南越王,书称‘老夫力有余’,不过二万六千岁,凡三十五事,皆大善,无一不备。天乎!夫以一郡之地,寿其上寿,天乎!人悦之,使王和会;不者,若背德忘亲,政令不信,则臣下有离心,虽欲和协,其可乎?’”这段文字中,“柟”字被用来形容树木的茂盛,意指“高大、茂盛的树木”。 此外,“柟”字在古诗文中也有出现,如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夏闲步村落间》中有“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这里的“柟”字虽然并未直接出现,但整首诗所描绘的乡村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茂盛的树木和自然的清新。 除了形容树木外,“柟”字在古代还常被用来指代其他相关的事物,如《说文解字》中就有“柟,好木也”的解释。这里的“好木”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树木”,进一步印证了“柟”字在形容树木茂盛、高大方面的用法。 总的来说,“柟”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意境的汉字。虽然它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古文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和了解“柟”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古代汉语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柟


※ 柟的意思、基本解释,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柟【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同枏。

而琰切,音冉。義同。

交流分享

  • 柟的词语 组词
  • 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