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鍪
拼音
móu
注音ㄇㄡˊ
部首金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五行金 统一码936A
笔顺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名称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撇、撇、横、撇、点、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部首金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五行金 统一码936A
笔顺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名称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撇、撇、横、撇、点、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鍪
⒈ 〔兜鍪〕古代打仗时戴的盔。
⒉ 古代的一种锅。
异体字
- 䥐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n iron pan; a metal cap
最读网鍪字讲解
“鍪”字的语文讲解
“鍪”是一个汉字,其含义丰富,读音为móu。在现代汉语中,它主要用作名词,常用来指代古代的一种兵器——铁锅。这个字的结构是由“金”和“冒”两个部分组成,从字形上可以感受到一种金属的质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鍪”字的演变历程。在甲骨文中,“鍪”字的形状就像一个带柄的锅,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它最初含义的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金文时期,“鍪”字的形态逐渐稳定下来,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样式。
在词义方面,“鍪”字通常与兵器相关。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各种铁器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其中,“鍪”作为一种铁锅,也曾在战争中发挥过作用。然而,由于它的形状和用途的特殊性,它更多地被用于比喻或象征。
例如,在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鍪”有时被用来形容战士的勇猛或战争的激烈。它就像一个坚固的盾牌,保护着战士免受伤害。同时,“鍪”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坚定的信念或决心,就像战士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无畏精神一样。
此外,“鍪”字在结构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它的上半部分是“金”,表示与金属有关;下半部分是“冒”,可以理解为覆盖或保护的意思。这种结构上的组合,使得“鍪”字既具有实际的意义,又富有象征和隐喻的色彩。
在现代汉语中,“鍪”字的用法已经相对较少,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仍然会出现。比如,在一些古诗文中,作者可能会用“鍪”来描绘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或者表达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敬仰。
总之,“鍪”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却是非常宝贵的。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鍪的意思、基本解释,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鍪
〈名〉
(1) 古代炊器,青铜制,圆底敛口,反唇。流行于汉代 [pot]
鍪,釜也。——《广雅》
(2) 古代武士戴的头盔 [helmet]。如:兜鍪(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鍪甲(盔甲)
康熙字典
鍪【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說文》鍑也。
又《廣韻》兜鍪,首鎧。《書·說命·惟甲冑起戎註》冑,兜鍪也。《釋文》鍪,莫侯反。《韻會》譌作䥐。
又《正韻》冠卷。《荀子·禮論篇》冠有鍪而無縱。
又《集韻》莫切,音茂。《博雅》釜也。
又《韻補》叶蒙晡切,音模。《急就章》弓弩箭矢鎧兜鍪,鐵棰撾杖梲柲殳。殳音殊。《正字通》兜鍪,形似釜而反脣,非炊具。說文長箋云:軍士以首鎧爲炊具,故曰兜。兜爲冑名,鍪則釜名,一物兼二義。按軍伍鐎斗,晝炊夜擊,未有以首鎧炊者。凡被圍,糧匱援絕,煮弩鎧,食筋革,皆勢窮使然,非軍士例用首鎧爲炊也。箋說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鍪【卷十四】【金部】
鍑屬。从金敄聲。莫浮切
说文解字注
(鍪)鍑屬。从金。敄聲。莫浮切。三部。